跳至內容

「北齐」:修訂間差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Bkig4316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Bkig4316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第14行: 第14行: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国]][[北朝]]时的王朝之一。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國號'''[[齊]]'''(史稱'''北齊'''或'''後齊'''),建元[[天保]],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以別於[[南齊]]。以皇室姓高,又稱'''高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八年。北齊滅亡後,境内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ref>《[[隋書]]·梁彦光傳》:齊亡後衣冠士族多遷關內。</ref>。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国]][[北朝]]时的王朝之一。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國號'''[[齊]]'''(史稱'''北齊'''或'''後齊'''),建元[[天保]],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以別於[[南齊]]。以皇室姓高,又稱'''高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八年。北齊滅亡後,境内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ref>《[[隋書]]·梁彦光傳》:齊亡後衣冠士族多遷關內。</ref>。


[[武成帝]]時[[蘭陵王]]高長恭有著清秀臉孔而身帶面具上戰場,驍勇善戰立下不少戰功,受百姓愛戴,招太子[[高緯]]心生忌妒,成帝駕崩後,高緯即位後便找藉口賜毒酒給蘭陵王,而使這曠世戰神死於非命,[[北周]]從北邊奇襲北齊,,不久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國號[[隋]]並南下滅[[陳]]結束[[魏晉南北朝]]的局面。
[[武成帝]]時[[蘭陵王]]高長恭有著清秀臉孔而身帶面具上戰場,驍勇善戰立下不少戰功,受百姓愛戴,招太子[[高緯]]心生忌妒,成帝駕崩後,高緯即位後便找藉口賜毒酒給蘭陵王,而使這曠世戰神死於非命,多年後時值幼主[[高恆]]時期,[[北周]]從北邊奇襲北齊,北齊滅亡,不久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國號[[隋]]並南下滅[[陳]]結束[[魏晉南北朝]]的局面。


==地域演變==
==地域演變==

於 2016年12月3日 (六) 08:59 的修訂

Template:Chinese Dynasty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國北朝時的王朝之一。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建國號(史稱北齊後齊),建元天保,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以別於南齊。以皇室姓高,又稱高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八年。北齊滅亡後,境內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1]

武成帝蘭陵王高長恭有著清秀臉孔而身帶面具上戰場,驍勇善戰立下不少戰功,受百姓愛戴,招太子高緯心生忌妒,成帝駕崩後,高緯即位後便找藉口賜毒酒給蘭陵王,而使這曠世戰神死於非命,多年後時值幼主高恆時期,北周從北邊奇襲北齊,北齊滅亡,不久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國號並南下滅結束魏晉南北朝的局面。

地域演變

北齊時期的三菩薩石造像。

北齊繼承了東魏所控制的地區,占有今黃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蘇北、皖北的廣闊地區。同時與其並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取代,但只占有前者部分領土)等。

勢力與制度

北齊時期的王龍寺造像拓片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屬匈奴族),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北周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北齊繼續推行均田制,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例如,北齊取消了受倍田的規定,不過一夫一婦的實際受田數仍相當於倍田,北魏對奴婢受田沒有限制。北齊則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間。另外還規定了賦稅。

此外,魏收於此時編寫了《魏書》。

兵制

東魏北齊初創之際,兵制繼承北魏,兵民分離,鮮卑人為兵[2]。在齊文宣帝時改革,軍人出現漢人勇夫[3],但沒有改變兵民、漢胡之分[4]

後在河清三年(564年),出現一種新的兵制[5],將當兵與種田結合起來,成為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模板。

藝術

九原崗北朝壁畫墓中的狩獵圖壁畫

佛教印度中亞西亞文化在本時期持續對藝術產生重大影響。部分中國史上最精緻的佛像座落於北齊的佛寺洞窟寺,這些佛像說明當時製作佛雕的工藝,以及北魏以來藝術風格的快速進展。一些大型陶雕源自北齊。北齊的陶器的特色包括雙色以上的釉色,白胎陶器亦於此時期發展。此時期繪畫品質極高,由太原的婁叡墓壁畫可見一斑。[6]

北齊世系

南北朝·北朝·北齊君主年號  編輯
肖像 廟號 諡號 名諱 在世時間 在位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寢
文穆皇帝
(文宣帝高洋追諡)
高樹 472年526年
渤海獻武王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諡)
高歡 496年547年 義平陵
太祖
(文宣帝高洋追尊)
獻武皇帝
(文宣帝高洋追諡)
高祖
(後主高緯改上廟號)
神武皇帝
(後主高緯改諡)
世宗
(文宣帝高洋追尊)
文襄皇帝
(文宣帝高洋追諡)
高澄 521年549年
高祖
(廢帝高殷尊)
文宣皇帝
(廢帝高殷諡)
高洋 526年559年 550年559年 天保 550年559年 武寧陵
威宗
(後主高緯改上廟號)
景烈皇帝
(後主高緯改諡)
顯祖
(後主高緯改上廟號)
文宣皇帝
(後主高緯復諡)
濟南閔悼王
(孝昭帝高演諡)
高殷
(廢為濟南王)
545年561年 559年560年 乾明 559年560年
肅宗 孝昭皇帝 高演 535年561年 560年561年 皇建 560年561年 文靖陵
世祖 武成皇帝 高湛 537年568年 561年565年 太寧 561年562年 永平陵
河清 562年565年
高緯
(史稱後主)
(北周武帝宇文邕降封溫國公)
556年577年 565年577年 天統 565年569年
武平 570年576年
隆化 577年
楚恭哀帝
(後主高緯追諡)
高儼
(原為琅邪王)
557年571年
高延宗
(原為安德王)
544年577年 576年 德昌 576年
高恆
(史稱幼主)
570年577年 577年 承光 577年
高湝
(幼主高恆禪位於任城王高湝,但未正式即位)
538年577年
高紹義
(原為范陽王)
?-580年 578年 武平
(繼續使用武平年號)
578年

世系圖

 
 
 
 
 
 
 
 
齊神武帝
高歡
496-547
 
 
 
 
 
 
 
 
 
 
 
 
 
 
 
 
 
 
 
 
 
 
 
 
 
 
 
 
 
 
 
 
 
 
 
 
 
 
 
 
 
 
 
 
齊文襄帝
高澄
521-549
 
齊文宣帝
高洋
529-550-559
 
齊孝昭帝
高演
535-560-561
 
齊武成帝
高湛
537-561-565-568
 
任城王
高湝
?-577
 
 
 
 
 
 
 
 
 
 
 
 
 
 
 
 
 
 
 
 
 
 
 
 
 
 
 
 
 
 
 
 
 
 
安德王
高延宗
?-576-578
 
齊廢帝
高殷
545-559-560-561
 
范陽王
高紹義
?-578-580-?
 
齊後主
高緯
556-565-577
 
楚恭哀帝
高儼
557-571
 
 
 
 
 
 
 
 
 
 
 
 
 
 
 
 
 
 
 
 
 
 
 
 
 
 
 
 
齊幼主
高恆
570-577-578

藩王

參考

注釋

  1. ^ 隋書·梁彥光傳》:齊亡後衣冠士族多遷關內。
  2. ^ 《資治通鑑》梁武帝大同:三年歡每號令軍士,常令丞相屬代郡張華原宣旨,其語鮮卑則曰「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為陵之?」
  3. ^ 《隋書》食貨志:又簡華人勇力絕倫者,謂之'勇夫',以備邊要
  4. ^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286頁,黃山書社,2000年
  5. ^ 《隋書》食貨志:又令男子率以十八受田,輸租調,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調。
  6.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北齊 於2011 年4 月1 日查閱

外部連結


前朝
東魏
中國朝代 後朝
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