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禁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61.219.36.161留言2011年6月1日 (三) 15:10 →‎還有其他污染源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禁煙包括對在工作間和公眾地方吸煙的立法管制和工作健康安全規管。

理據

禁煙的基本理據是保護工人和市民,降低他們吸入二手煙的可能,二手菸增加罹患心臟病癌症、呼吸系統疾病和其他急性、慢性疾病的機率。[1] [2]近年來,由於越來越多人知道研究結果顯示二手菸害比一手菸嚴重,當一個人吸菸時,他主要是被他自己製造的二手菸傷害,而他鄰近的人受到的傷害不會比吸菸者少;因此很多國家都都經通過不同形式的法律,對室內吸煙作出了禁制。禁煙的另外一些理據是減少了處理在易燃物時火災的風險、增強制造食物和藥物時的衛生、減少法律責任、減少通風系統需要的能源,和減少廢物量,同時禁煙也可減少員工請假之機會。

設立無煙工作間,旨在減少由二手煙引起,而可避免的死亡、疾病和殘障。[3]此外,這些法例可減少醫療衛生的成本,改善工作升產力和降低社會的整體勞動成本,使社會在該範疇的職位和維持該範疇現有的職位和僱員。舉例說,在印地安那州,經濟發展局在2006年計劃經濟加速發展時,鼓勵各城鎮設立無煙工作間,以促進社會的職位增長。

在美國,大約每年50萬人死於惡性腫瘤肺氣腫和其他疾病,故此公共衛生署署長Richard Carmona曾要求實施禁煙。

禁煙的醫學和科學支持

研究發現吸入二手煙和直接吸煙帶來同樣的健康問題,例如肺癌心血管疾病,和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4]。特別地,meta分析顯示有在家吸煙的伴侶的長期非吸煙者,患上肺癌的風險較平常高20至30%,而那些在可吸煙工作間的風險高出16至19%。[5].

一個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的調查斷定,非吸煙者和吸煙者面對同樣致癌物[6]. 二手煙含有超過4000種化學物,包括69種已知致癌物,如甲醛放射性-210[7],煙草商的研究還指出二手煙中多種致癌物的濃度,比一手煙中的更高。[8]

再者,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菸品的傷害性及成癮性與許多毒品比較也差不多甚至更強烈[9],因此讓他人吸二手煙其實跟強迫他人吸毒沒什麼兩樣。

空氣質素

酒吧餐館禁止吸煙後,空氣質素明顯比禁煙前改善了。比如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網站上的一個調查就指出,紐約州的法例禁止封閉工作間和公眾地方後,紐約州西部旅遊地點的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水平顯著下降了。一些地方在法例通過前允許吸煙,包括一些只有少量由附近傳來的二手煙的地方,而這些地方的可吸入懸浮粒子水平也下降了。[10]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類似的研究也指出禁煙改善空氣質素。

一個2004年的研究指出,在仍未頒佈禁煙法案的新澤西州,酒吧和食肆內的空氣污染,比已禁煙的鄰近城市紐約嚴重九倍。[11]

研究亦顯示空氣質素得到改善,使僱員減少有有毒物影響。[12]在挪威一些已禁煙的機構,吸煙和不吸煙的員工尿內的尼古丁水平都較禁煙前改善(下降)了。 [13]

三手菸危害

近來對於菸害研究的結果顯示,吸菸者在他身上及吸菸處留下的菸害可以持續數小時到數月不等,例如就算吸菸父母堅持不讓子女吸二手菸、他們身上仍會殘留菸害而且藉由接觸傳送到子女身上,而沾過二手菸的地板及家具、在一定時間內仍然可以驗出菸害。[14]

因此禁菸區的定義已經不只是不能有二手菸而已,該區域必須在一大段時間內(要達數個月甚至數年)都沒受到二手菸污染;這樣才能確保真正無菸害。

煙蒂造成的生態浩劫

許多吸菸者會亂丟煙蒂,煙蒂很容易流入生態系,煙蒂內含大量尼古丁,對水生生物來說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許多動物會誤食煙蒂,如同誤食塑膠一樣的危險。

因此重罰亂丟煙蒂有嚴格執行的必要性,如想要斧底抽薪、最好連室外都是只有吸菸區(煙灰缸旁)才允許吸菸。

歷史

1590年,只管治了十三天的教宗烏爾班七世展開了歷史上第一次公開禁煙。他聲稱會把所有「在教堂的走廊和裡面,以咀嚼、用煙斗、用鼻吸入粉末形式吸煙」的人逐出教會。[15]

中國在明朝推行過禁菸,不過不成功。

納粹也曾經推行禁菸運動(納粹德國的反菸運動),在當時已經有相當的科學證據支持禁菸政策,當時德國科學家對菸害的研究也領先全球,但納粹宣傳禁菸的理由也包括種族歧視;此運動在納粹滅亡以後暫停,德國人對於納粹的反感也導致禁菸運動大倒退的有害副作用,到了二十世紀末期,德國都無法達到納粹時期的反菸績效。

20世紀後期,公眾對指出二手煙有害的研究日益關注,煙草商展開了「好意提醒」運動。他們透過傳媒和立法向大眾宣傳關注「調節」,以免煙草收入減少。煙民與煙草商日益緊張的關係,在雙方的善意和忍讓下得改緩和。一些意見鼓勵州政府設立分隔吸煙區。[16]

以上提及的禁煙只是在一些城市和國家各自推行。1998年加利福尼亞州推行全面禁煙後,也鼓勵鄰州推行。自此,越來越多州份和國家頒佈法令,在室內公眾地方、工作間、酒吧、餐館、社區場所全面禁煙。現時,美國共有34個州頒佈了不同形式的禁煙令。[17]

批評

批評禁煙的幾個主要理據。

政府干預個人生活方式及產業權

一個普遍的反禁煙論據是這種政府指令侵犯了個人及物業擁有人的權利。在禁煙爭論裡也有聲音指成年人吸煙只是一種不會傷害別人的生活方式選擇;但這個論據也有矛盾的地方:因為非吸煙者也有權選擇一個呼吸新鮮空氣的生活,特別是當他們認同各種關於二手煙禍害的醫學研究,而且近來的科學研究顯示二手菸害的擴散能力極強。

一個較有力的維護吸煙權理論是:當一個物業的擁有人主動決定容許吸煙,並給予非吸煙者警告,非吸煙者就可以選擇避免進入該場所而吸入二手煙。物業的性質愈私人,這理據愈有力;例如獨身吸煙者在家吸煙、而且沒有讓二手菸飄向公共空間就完全是吸煙者自己的選擇,但在學校、醫院及非吸煙者沒有選擇必需進入的地方,這個理論就不成立。

在這兩個極端中間的例子是工作場所、對公眾開放的商店及餐廳、對小童開放的場所如保齡球場及公共泳池、不對小童開放的場所如酒吧、以及不對公眾開放的私人會所。這些是私人和公共之間界線較模糊的地方。對於工作場所,顧員並非可以輕易地自由選擇工作地點,也不能合理地期望僱員會因為工作的地點有人吸煙就辭職。而對于禁止未成年者、孕婦及哺乳婦女進入的私人會所,由於非吸煙者在加入時已經知道該場所沒有禁煙,因此情況跟在自己家中吸煙沒有大分別。

但這樣的理論還是可以禁止許多人在家吸菸、甚至禁止大多數的年輕女性吸菸及吸二手菸:父母無權要求子女忍受二手菸;而母親的子宮是所有非吸菸者都必需住十個月的地方,因此所有母親在懷孕、哺乳及懷孕前一大段時間都不能吸菸(包括二手菸),否則會侵害子女權益。

一些研究顯示,二手菸似乎有穿牆能力,可以危害整棟公寓的住戶,吸菸不會傷害到他人的私人領域比想像中的小。

最大的爭議是在商店、餐廳和酒吧。當該場所的擁有人同意容許吸煙,煙民們會認為非吸煙者就不應該進入。但非吸煙者會認為他們不應該因為某場所的空氣中含有有毒物質而不能光顧,允許這些地點吸菸也很容易傷害勞動人權;他們也指出政府通常會為了公眾健康及安全而對食肆及售賣酒精飲品的地方作出規管。

非吸煙者會投訴在一些宣稱有非吸煙區的地方,特別是餐應,也會因為身處在跟吸煙區沒有任何物理阻隔的非吸煙區而吸入二手煙。在這種地方,吸煙區和非吸煙區間只有一道虛構,實際上不存在的界線。在一些公寓大樓裡面,二手煙也很容易飄到別人家——主要是透過廁所的排氣管道及在窗口吸菸時二手煙會飄到樓上住戶。因此越來越多地方的法例只會在吸煙區跟非吸煙區間有適當物理區隔的情況下容許設立吸煙區,而吸煙區的空氣也不可以循環到非吸煙區中。[18]

弱勢者權益

有些人批評禁菸及增加菸稅會讓社會經濟上的弱勢者受害,他們更需要尼古丁來麻痺痛苦。

只是這些批評者沒有看到,要維護弱勢者拒絕二手菸的權利,需要非常嚴格的禁菸規定,不但要大規模禁菸,吸菸室設立條件也需要相當嚴格,才能避免會吸菸的老闆侵害員工權益及服務生受到二手菸害。

經濟損失

有時,批評者認為禁煙影響了旅遊業,尤其在接鄰可吸煙區域的邊境。他們認為吸煙者會選擇一個允許吸煙的地方,或選擇完全不出外。[19]與此同時,有些非吸煙者會選擇非吸煙區,這抵消了吸煙者的影響。雖然有些行業把生意減少歸咎於禁煙,但這些場所的地區整體營業額有上升跡象。[20]

而實際上,許多污染製造者也會以經濟損失作為拒絕強力控制污染的藉口:若允許汽車使用者拒絕加裝觸媒轉換器、允許工廠拒絕加裝高效能的污染設備,將會造成總污染量大升、傷害公眾健康。

科學理據的爭議

支持禁煙的科學理據也惹來不少爭議。但近年來,支持禁菸的科學及統計學證據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力;最新的研究甚至顯示菸害的廣泛度已經超過許多反菸者的認知

質疑二手菸危害的大多是菸槍及菸商,被指責是捍衛自己的習慣及利益而忽略科學事實;這些人總是在最後才承認菸害、也有許多掩蓋菸害的不良紀錄,好萊塢也拍過由真實故事改編的相關電影。

對於菸害的質疑有許多類似的對比,許多工廠經營者、車商都會質疑環保法規的必要性,但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想要多賺錢或方便(找理由拒絕外部成本內部化);而且實際上他們都有能力降低污染,環保法規強力執行後明顯提升生活品質,許多環保法規其實也有不夠嚴格的問題。

還有其他污染源

許多吸菸者會以有其他污染源作為辯護,認為其他污染源及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傷害比二手菸嚴重。但是二手菸已經被證明是微量也有害,流行病學已經證明只要禁絕二手菸就可以大幅減少健康損害(也就是說最嚴重、最廣泛、最需要立即制止的幾個污染源裡面包含二手菸害),甚至二手菸的危害已經超過許多被禁絕的有害物質。而且「還有其他污染源」的辯辭也可以成為車商、工廠拒絕提高環保標準的藉口。

在實際上,許多比菸害輕微的有毒物質經常引起全球恐慌,而各國政府及輿論遇到這些物質肯定會要求下架再說,管制各種有毒物質卻獨漏二手菸害,吸菸者及菸商的惡劣程度不輸黑心商人。

可理解的虛偽

有些國家不推行禁煙,並繼續從煙草產品中抽取項獲利。有學者認為這是英國不推行禁煙的一個原因[21]中國也遭到類似批評。然而,蘇格蘭已經有禁煙措施,預計英國其他地方也將會跟隨。

「無受害人的罪行」

有主張認為吸煙者有自由選擇去吸煙,對他們自身做成傷害,就如他們有權奪去自己的生命。因此,吸煙只是一種「無受害人的罪行」。對於一個只有成年吸煙者,並且每個人都有意識地自願吸入二手煙的群體,這個論據就能成立。但對於其他群體,例如:不能隨意轉換工作環境的工人及公司員工、不能選擇他們處身甚麼環境的殘疾人士孕婦、未成年者、或無菸害區域比例不足的情況,以上論據就不成立。故嚴格來說,「無受害人的罪行」這個論據不但不適用公共場所,連大多數的私人場所都不適用,這樣的論據也可以要求女性在確定不再生育哺乳後才能吸菸及進入吸菸區,而即便是最嚴格的禁菸法案,仍然沒有全面禁止無辜者被迫吸二手菸。

其中一種反對在酒吧和公眾地方禁煙的論點是所有權:工人和顧客進入私人場所時,他們已經含蓄地接受了該場所擁有人所訂下的規矩。有許多人以權力結構批判此說法,這原則不應用於工人等受顧者。法律規定企業擁有人須保持工作環境合理地安全,而與工人等受顧者訂下合約不能放鬆安全規定,工會也不能漠視這要求。而且若非法律保護、多數受顧者無法選擇無菸害的工作場所。許多法律禁止辦公室設立吸菸區的原因還有,這些吸菸區會變成非正式的會議場所,造成非吸菸者必須選擇進入吸菸室或無法討論工作,唯有全面禁菸才能確保非吸菸者的權利。近年來才開始有一些法條會限制二手煙對酒吧或餐館員工造成的傷害。此外,商業贊助者比員工更支持禁煙。[來源請求]

吸煙影響醫療福利的疑問

二手煙對健康做成的危害,和社會因此而付出的代價,都令人質疑吸煙是否「無受害人的罪行」。就社會代價而言,一些研究指出,長遠來說,全面禁煙其實增加了醫療福利的總成本。[22] 這理論指出由於非吸煙者的壽命較長,故將使用較多醫療福利。有人反駁說,他們的壽命較吸煙者長,故亦繳交了更多稅款。但又有反駁指出,因為吸煙者通常在退休後才死亡,所以當吸煙者繳交的稅款開始減少時,他們的早逝反而減少了醫療系統的支出,變相增加了社會醫療福利的收入。

吸菸者還有一個看法是說,為什麼要課菸稅來補貼全民。這樣的看法完全忽略二手菸傷害他人所增加的各種成本,而臺灣公衛學者陳建仁對菸害的估計指出,菸害對臺灣造成的損失遠大於菸稅菸捐收入。[23]

就算吸菸可以減少壽命以減少醫療支出、或菸稅收入大於菸害醫療支出,仍然必須做到「沒有任何同儕或社會壓力要求非吸菸者吸菸或吸二手菸」才不會違反道德,就如同多數國家不會以放寬安全及環保標準、減少國民壽命來解決高齡化問題。不管制吸菸可以降低醫療福利的邏輯如同「為了減少醫療及社福支出、允許大規模執行安樂死」。

轉移問題

在辦公室和其他封閉的公眾地方禁止吸煙,會導致吸煙者到門外或室外去吸煙,把吸煙問題轉移到別的地方。在一些地域,禁煙的範圍擴展至大廈入口的一定距離;[24]也有人建議在擴大禁菸區時,必需廣設能確實防止二手菸影響非吸菸者的吸菸區,這樣才能有效的減少二手菸害。

英國Secretary of State for Health約翰·里德提出了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吸煙者在公眾地方被禁止吸煙後,可能會在家吸煙,並吸得更多。[25]然而,下議院參考愛爾蘭的情況後,找不到證據支持里德的說法;而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發現無煙家居的數目從1996年2003年間從22%上升至33%。

而一些數據顯示,禁菸及調高菸稅會讓吸菸者轉移使用尼古丁口香糖等替代產品[26]

而實際上,將空氣污染由室內轉移至室外,由市區轉移至郊區可以讓所有人都吸入更少污染物質,這也是為什麼發電廠、石化廠、工廠、焚化爐、機場都應該往郊區遷移的原因。

而另一個比較有力的說法是煙蒂污染,室外吸菸經常亂丟煙蒂,煙蒂不但含有尼古丁(對水生生物來說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更可能被許多動物誤食,因此室內禁菸將吸菸者趕往室外後反而增加煙蒂流入生態圈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嚴格處罰亂丟煙蒂者,甚至要執行「就算在室外,也只能在吸菸區吸菸」的政策。

若吸菸區能隔離二手菸害、不應禁止設立

許多法令規定一些場所必需全面禁菸或室內全面禁菸,例如辦公大樓、校園、機場、醫院等場所會因為法令的修改而取消(室內)吸菸區。

批評者認同禁止設立無法確實阻絕菸害的吸菸區,也認同老闆有義務讓雇員不會吸到二手菸(除非他自己去抽菸),也不會因為拒菸而失去發展機會;但也認為若這些場所能設立不會影響到所有非吸菸者的吸菸區時,就應該允許設立(室內)吸菸區;而且他們也指出設計良好室內吸菸區反而比許多室外吸菸區更能保護非吸菸者。

而吸菸區的設計除了不允許二手菸害外溢以外,還必須無法進行任何社交活動才算是有效隔離;很多情況下必須只允許由許多單人吸菸室組成的吸菸區,才能真正避免強迫進入吸菸區的問題;很多前例顯示,若允許公司設立吸菸區,吸菸區會成為非正式會議的場所,將會傷害不吸菸者的權益。

只是近來的研究顯示,吸菸者在戶外吸菸所受到的健康危害較在室內吸菸區吸菸低(也就是說全面禁止室內吸菸室也是保護吸菸者),而且要阻絕菸害需要的嚴格程度超過許多反菸者的想像,不是吸菸室無法社交就能解決的:例如廚房的抽油煙機無法完全阻隔菸害、菸害可以持續保留在吸菸室內相當長的時間、吸菸者身上的菸臭味真的是具傷害性的菸害、在家吸菸也有可能傷害鄰居。

其他

自由意志主義者則以反對政府擴大其規管權力為由反對禁煙。

在西方,反對禁煙的人,例如藝人Joe Jackson和政治評論員Christopher Hitchens,則認為社會努力禁煙只是被跟社會脫了節的清教徒們誤導了[來源請求]

各國禁煙狀況

許多地方都已經限制吸菸,其中不丹完全禁止購買和吸食煙草。美國的一些州份有地區性禁煙法例,愛爾蘭和蘇格蘭也全面禁止在公眾地方吸煙。香港經大幅修訂的吸煙(公眾衞生)條例[27]也在2007年1月1日生效,大部份室內地方禁止吸煙,但一些場所獲准暫緩禁煙至2009年6月30日[28]。2007年2月1日法国正式开展公共场所禁烟行动,范围包括企业、行政单位等的工作地点,也包括商业中心、学校、医疗机构、剧院、火车站、飞机场、公交工具等场所。[29]

臺灣

台灣2009年1月11日起,三人以上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菸,大眾交通工具(含計程車)亦全面禁菸,除旅館、商場、餐飲店和老人福利機構可以設室內吸菸室外,其他場所只能設置室外吸菸區。[30]

這樣的禁菸措施已經引起一些吸菸者的不滿,並發動抗議,但實際上臺灣的法規對於拒菸權的保障仍過少。

香港

禁煙範圍進一步在港擴充

在二零一一年十二月,香港正式把禁煙擴展至全部區域,包括天橋、行人路、公園等不同的公共場所。在港的戶外範圍全面禁煙,市民只能在家及自己的私人地方吸煙,進一步限制煙民的自由及保障非煙民的基本人權。最近香港的一所大學的研究指出,超過八成的吸煙受訪者強烈反對這項政策,認為每人皆應有自己的自由,更以人權作為理據。他們打算在稍後策劃抗議遊行,向政府提出訴求。[來源請求]

美國

在二零一一年十二月,美國正式把禁煙擴展至全部區域,包括天橋、行人路、公園等不同的公共場所。戶外範圍全面禁煙,市民只能在家及自己的私人地方吸煙,進一步限制煙民的自由及保障非煙民的基本人權。美國的一所大學的研究指出,超過八成的吸煙受訪者強烈反對這項政策,認為每人皆應有自己的自由,更以人權作為理據。他們打算在稍後策劃抗議遊行,向政府提出訴求。

各種禁菸措施

禁菸不是分吸菸區及禁菸區就可以達到保護大眾的效果,若要能達到完整保護效果,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職場嚴格限制吸菸室

  • 如果辦公室開放設立吸菸室,將會造成吸菸者進入吸菸室談話的問題,而非吸菸者只能選擇拒絕吸二手菸而減少發展機會、或為打入團體而忍受二手菸,因此許多法規規定辦公場所不得設立室內吸菸區。
  • 若允許餐廳pub旅館網咖機場車站港口等場所設立吸菸室,則會出現必須有服務生及清潔人員進入吸菸區的問題。雖然說有許多高危險高傷害的工作存在、這些工作人員也常獲得高薪補貼;但合理的職場價值觀是雇主必須先做好預防措施以減少職場危險及傷害,做不到的部分才能以額外薪資補貼員工,所以這些場所常常被禁止設立室內吸菸區、或要求室內吸菸區必須在熄掉最後一根煙以後、抽風一定時間,工作人員才能進入清潔。

私人住宅禁菸

美國已經有地方法規規定私人住宅內也必須禁菸,或公寓必須設立一定比例的禁菸區域,未來可能延伸成兒童及孕婦甚至非吸菸者居住的私人住宅就必須禁菸;這樣看似有干涉隱私權的問題,但是如果不規範,兒童及鄰居很容易受到二手菸害、住宅的火災風險也會增加;目前多數法規對污染的控制都會在私人範圍內執行,因為這些污染會傷害到其他人的權益,而住宅區的污染控制又比工業區嚴格;控制其他污染但獨漏二手菸這種高度空氣污染,會無法保護大眾。

私人車輛禁菸

一些國家已經規定如果私人車輛上有未成年者或孕婦,也必須禁菸。

禁止香菸添加香料

吸菸及二手菸的嗆辣感及菸臭味可以說是一種警示性臭味,可以有效的降低吸菸率及增加大眾對二手菸的反感;菸商會在一些香菸內添加糖、薄荷等香料,藉此降低警示性臭味。因此美國已經開始漸漸禁止在香菸內添加這些掩蓋菸臭的原料。而美國也已經禁止宣傳淡菸、柔和型,也是基於類似的理由;依照研究顯示,減低香菸中的焦油無法降低傷害,因為香菸中的有害物質不只是焦油而已;而降低尼古丁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因為吸低尼古丁香菸會吸的更深而吸入更多有害物質。

嚴格限制各種型式的菸品菸商廣告

對於菸品菸商廣告必須非常嚴格限制,例如禁止菸商置入性行銷,僅有菸商標誌就予以嚴格限制(即便是沒有菸品廣告),對於菸商販賣的同名商品及服務也是同菸品廣告予以嚴格限制,禁止菸商資助體育活動及政治人物等。

室外禁煙

東京某些區域禁止在街上吸煙,煙民因此要「撤退」到吸煙室。

在臺灣,公園及運動場所很早就被規定禁菸(但可以設立吸菸區);而在一些定立嚴格室內禁煙條例已經很長時間的地方,已開始試驗在特定情況下禁止於戶外地方吸煙,特別是在公共或政府擁有的空間。被視為禁煙政策先驅的美國加州亦已定立一些室外禁煙條例。

自2002年十月起日本東京千代田區禁止在街上吸煙,該區的政府工作人員會在街上巡邏,並對違例者發出2000日圓的罰款。根據日本煙草公司指出,日本全國有60個市設有禁止或不鼓勵在街上吸煙的措施,受影響人口佔全國10%。不過其中只有三個市會對違例者罰款。

香港亦於2007年1月1日起禁止在一些政府機構管理的室外公共場所及空間吸煙,例如運動場、公園(某些公園設有吸煙區)、泳灘、學校、醫院等。

室外禁菸的科學根據除了二手菸沒有安全允許量以外,還有就是亂丟煙蒂會造成生態浩劫

禁煙以外的方案

獎勵自願禁煙的機構

一些支持禁煙的人仍然堅持,一些地方的禁煙酒吧和餐館的數目太少,難以滿足喜歡無煙環境的人。為了鼓勵商戶禁煙,一些專家和政客支持向那些無煙商戶發放免稅額和其他財政獎勵。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議會討論相關立法的會議上[3],市議員 Carol Schwartz 動議立法向自願禁煙的店鋪發放可觀的免稅額,或者大幅度提高酒吧和餐廳的吸煙牌照費。這個政策的支持者指出這樣能夠給予喜歡無煙環境的顧客和員工更多選擇,而不侵犯商戶的權利。反對者認為只有全面禁煙方可真正保護顧客和員工。

可轉讓吸煙污染牌照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Robert Haveman和John Mullahy教授提出可轉讓吸煙污染牌照的建議。[4] 這是其中一些經濟學家用以解決吸煙的外部成本的方案,就如美國環保局近年成功處理其他污染物排放的排放權牌照制度。

「出售排放權」制度受一眾經濟學家歡迎,認為這是個「市場為本」,在政府直接管制以外的政策選擇,而且它可以較低成本減少污染,亦可減低行政成本。然而,這建議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而且對於吸煙的利益和成本分析也不足。

可轉讓吸煙污染牌照可以這樣實行:由立法者決定一個特定區域的最佳可吸煙場所數量。把這些可吸煙場所依據防火條例的可容納人數(fire occupancies)加起來,就等於該地區吸煙牌照的總數。然後這些牌照會公開拍賣,如希望自己擁有的場所容許顧客吸煙,物業擁有人就需要擁有相等於其場所可容納人數總數的吸煙牌照。基本上可以這樣說,一張吸煙牌照代表了一個物業佔用者(例如一名顧客)所佔用的空間裏的清新空氣的擁有權,要讓整個場所合法地容許顧客吸煙,場所擁有人就需要購得該場所裏全部清新空氣空間的擁有權。擁有牌照的場所或機構可將剩餘沒用的吸煙牌照在公開市場出售予其他可吸煙場所或機構。

強力通風

菸草業認為強力通風可以大幅減少甚至消除二手煙害,因此應該採用通風系統來取代禁菸。

在一些地方,通風可以取代全面禁菸,但不能取代禁菸;這些法規會要求吸菸區的通風要符合一定標準,以免禁菸區遭到二手菸污染、並保障吸菸室能在熄菸後的短時間內將二手菸害抽除(以保護進入清潔的人員)。

但是這有以下問題:

  1. 足以減少二手菸的強力通風系統,會有超高成本及超高複雜度的問題;許多場所寧願選擇全面禁菸。
  2. 高效能的通風系統雖然可以減少二手菸害,但只是減少而非消除。美國冷暖空調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指出,除了室內全面禁菸及室內吸菸區與非吸菸區全面隔離(全面隔離的定義包括使用獨立空調及足夠的負壓隔離),沒有任何方法能顯著減少室內二手菸造成的傷害。[31]

無煙菸品

使用電子菸鼻菸、嚼菸、口溶菸等產品來取代吸菸,可以避免二手菸對旁人的危害,這些產品對使用者的傷害也有可能較低,但也可能讓本來不吸菸的青少年吸菸(因為對二手菸害的厭惡阻止了許多人接觸吸菸)。

鼓勵甚至強制設立隔離良好的吸菸區

菸稅大多用來挹注醫療保險,其精神為污染者付費及自付醫藥費;另外也大幅禁止菸商廣告。但如能以菸稅補貼吸菸區成本、並允許菸商支付吸菸區成本(或是在吸菸區內部買廣告),則可以增加吸菸區數量;只要規定吸菸區必須有效隔離二手菸害(有效隔離的定義包括以各種軟硬體設計來保障非吸菸者不需要進入吸菸區),配合上密集的吸菸區,就可以大幅減少社會成本及受害者數目。因為這樣才能確保禁菸法律有效執行。

但吸菸區成本高,尤其是能有效隔離二手菸害的吸菸區成本更高。

禁煙的影響

煙草使用

英國菲利浦莫理斯煙草公司於1960年發表報告《工作場所禁止使用及發生的影響(Impact of Workplace Restrictions on Consumption and Incidence)》,總結其對於禁煙政策所做成的影響的長期研究結果,指出完全禁止在工作場所吸煙嚴重影響煙草行業的銷售量。面對這種禁制的煙民使用煙草的數量比整體煙民的平均數字低11%至15%,而這群人中的戒烟人數比率較平均高84%。[32]

商業

雖然抗拒禁煙的通常是害怕因客人減少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商戶,但一些研究似乎可以讓他們安心。 一份2003年出版的報告綜合了97個有關禁煙對餐飲業經濟影響的研究,指出所有設計得最好的研究都發現餐廳和酒吧的無煙政策對銷售和就業都沒有負面影響,或有正面影響。[33]

一份悉尼的研究發現在密閉場所禁煙後,到酒館和俱樂部的人口比例上升了。[34]

愛爾蘭,主要的反禁煙力量來自酒館(Pub)老闆,還有少數的酒館顧客。愛爾蘭的工作場所禁煙本意為防止被動吸煙,特別是要保護雇員。自禁煙實行以來基本上人們都接受(有指這不過是因為違例罪款很重),部份原因是有能力的酒館都因禁煙而設立室外空間(包括有一定程度遮蔽有暖氣的地方)。政府和大部份人都視此為成功,同時很多其他歐洲國家都考慮類似的立法。在北愛爾蘭,關注公眾健康的遊說團體也曾遊說政府實施類似的禁制。[來源請求]

愛爾蘭煙草控制辦公室的網頁寫道:「評估了正式的餐飲業資料後,發現實行這做法(禁煙)並沒有帶來負面經濟影響 (2004年三月於全國酒吧、餐廳等地禁煙)。經歷連續四年的下跌後,酒吧業在上一季度(年度比較)的零售業績在體積(volume)上有上升。這行業的顧員人數……比前一季上升1,400人。這代表了自2002年第二季以來最顯著的一次季度增長。」[35] 因此,即使在煙民比例相對較高的國家,禁煙似乎對酒吧及餐廳生意並沒有負面影響。同時,有指禁煙是數以百計郊區酒館結業的重要因素,2006年的酒吧牌照更新數字比2005年減少接近440個。[36]

2007年九月,日本煙草公司宣佈關閉威爾士首府加地夫雪茄工廠,讓該市損失184個職位。而同時日本煙草把運作搬到北愛爾蘭,製造95個職位。該公司指關閉工廠是因為自1999年來煙草銷售下跌了50%,而禁煙是這下跌的主因。[37] 威爾士是在2007年四月二日實施禁煙的。[38]

威爾士實施禁煙六個月後,代表威爾士酒館經營者的許可食品供應者協會(Licensed Victuallers Association)指酒館損失了最多20%的生意。協會說一些商戶正在結業的邊緣,其他則已經結業了,而且對營業額能回到禁煙前的水平並不樂觀。[39]

英格蘭禁煙後的三個月,擁有Mecca Bingo廳Grosvenor賭場The Rank Group表示,加上限制500英鎊角子老虎機數量的2005年賭博法,禁煙的實行對他們的利潤有損害。[40]

禁煙後Bingo廳顧客減少600,000人。有報告指因為禁煙對收入的負面影響,加上政府的稅務規定,三分一的Bingo廳正面臨結業。[41]

代表全英國釀酒廠英國啤酒與酒館協會(British Beer and Pub Association - BBPA)指啤酒銷售正處於1930年代以來的最低位。協會把2007年銷售下跌7%歸因於禁煙。[42]

根據酒館和酒吧商業雜誌The Publican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預期會因禁煙而來的銷售上升並沒有發生。雜誌在英國問卷調查了303所酒館,發現2007年顧客平均在食品和飲品上花費14.86鎊,比2006年少了一便士。[43]

在美國,煙民及餐飲業起初指商業會因禁煙而有所損失。一些餐廳指禁煙會增加吃霸王餐的數字,因為顧客會藉口出外吸煙但實際上是想離開。有人反駁即使是這樣,禁煙會減少顧客的逗留時間,每張桌的週轉率(turn-over)會增加,最終銷售額會增加。特拉華州紐約州[44]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的經驗指出多數商戶都能在禁煙中存活下來(而很多餐飲業的盈利有上升)。根據2004年的Zagat Survey,對30,000名紐約市的餐廳顧客進行調查後,發現在6比1的比例下,多數人說他們因為禁煙而多了到外面吃飯。[45]. 一份2006年的美國醫事總署研究評論提出商戶生意其實可能有改善。[46]. 因此,各個研究基本上指出商戶收入在禁煙後能維持穩定,甚至有改善,而很多顧客都喜歡改善了的空氣質素。

2003年紐約市修改了反吸煙法例,把所有餐廳及酒吧,包括在私人俱樂部裏的,納入規管中,成為全國最嚴厲的同類法例。該市的衛生當局在2004年的研究中發現,在禁煙生效後餐廳和酒吧的空氣污染程度下跌六倍,而紐約市民對工作場所二手煙的報告亦減少了。該研究亦發現在禁煙下該市的餐廳和酒吧生意有增長,職位、酒牌和稅收都有增加。[47] 而2006年紐約州的研究發現類似結果.[48]

但有一個反禁煙的網誌就指出"明尼亞波里斯和聖保羅區的經驗顯示,在禁煙實施後的2005年4月到2006年4月期間,73個商戶結業,而前一年的數字是15個"。[49]

健康

於2003年實施禁煙後的頭18個月,美國科羅拉多州普埃布羅市(Pueblo,Colorado)的醫院所接收的心臟病病人減少了27%,而其鄰近沒有禁煙的城鎮則沒有出現變化。美國心臟協會指出:「最可能的原因是會觸發心臟病的二手煙的影響減低了。」[50]

實施禁煙的其他地方也陸續發現類似的情況。英國鄧迪大學的研究員發現在禁煙兩個月後酒吧員工的健康有顯著改善。他們在禁煙前一個月測試酒吧員工的肺功能炎症指標(inflammatory markers),然後在禁煙實施後兩個月再測試。發現顯示被動吸煙的徵狀的數字從超過80%降至不足一半,血液內尼古丁含量減少,而肺功能亦改善了大概10%。[51]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煙草流行問題報告

世界衛生組織 2008年 2月7日發佈新的數據,表明雖然取得進展,但沒有哪一個國家充分執行全部關鍵的煙草控制措施,同時概述了有關方針,供各國政府採納,以防止到本世紀中期數千萬人過早死亡。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新報告中,對全球煙草使用和控制努力首次作出全面分析,發現只有5%的世界人口生活在通過任何一項減少吸煙率的關鍵措施充分保護其民眾的國家中。報告還披露,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徵收的煙草稅要比其在禁止吸煙努力方面的開支高出500倍。報告認為,煙草稅,作為最有效的一項戰略,可在幾乎所有國家大幅度提高,提供可持續籌資來源,用以實施和執行建議的方針,也即稱為MPOWER的一籃子六項方針。

MPOWER六項戰略為: 1.監測煙草使用和預防政策 2.保護民眾不接觸煙草煙霧 3.為戒除煙草使用提供幫助 4.警示煙草危險 5.執行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規定 6.提高煙草稅

報告還記載了煙草流行轉向發展中世界,預計到2030年,每年將有800多萬例與煙草有關的死亡,而其中80%預計將發生在發展中世界。 報告說,這一轉移是由於全球煙草業改變戰略,將目標指向發展中世界的青年人和成人,導致每年有數百萬人染上致命的煙癮。報告尤其強調以青年女性為目標是“煙草流行加劇最為不祥的潛在事態發展”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根據179個會員國提供的資訊彙編的全球分析,為各國政府和其它團體厘定了一個基準,可據以監測今後一些年遏制煙草流行的努力。MPOWER一籃子計畫為各國描繪了一個路線圖,幫助它們履行其對《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承擔的義務,該公約是受到廣泛擁戴的全球煙草公約,已於2005年生效。 世界衛生組織還與全球夥伴合作,加強其對各國執行這些戰略提供的幫助。

報告的其它主要發現包括: 全球人口只有5%受到國家全面禁煙法的保護,40%的國家仍然允許在醫院和學校吸煙; 世界人口只有5%生活在全面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的國家中; 只有占世界人口6%的15個國家規定了煙草包裝上的圖示警告; 只有涵蓋世界人口5%的9個國家可充分獲得治療煙草依賴的服務; 在中等收入國家,煙草稅收入要比煙草控制開支高出4000倍,在低收入國家則高出9000倍。高收入國家徵收的煙草稅要比它們在煙草控制上的開支高出大約340倍。 [52]

參見

機構:

參考資料

  1. ^ (英文)愛爾蘭公眾健康中心,回應無煙立法諮詢. [2006年9月5日]. 
  2. ^ (英文)新健康政策將禁止在大部分工作間吸煙. [2006年9月5日]. 
  3. ^ (简体中文)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一條保障公眾健康的條約,由168個國家簽署,並在195個國家施行。特別注意第八條〈防止接触烟草烟雾〉
  4. ^ Boyle P, Autier P, Bartelink H; et al. European Code Against Cancer and scientific justification: third version (2003).. Ann Oncol. 2003, 14 (7). PMID 12853336.  已忽略文本“ wierd pople ” (帮助)
  5. ^ Sasco AJ, Secretan MB, Straif K. Tobacco smoking and cancer: a brief review of recent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Lung Cancer. 2004, 45 (Suppl 2): S3–9. PMID 15552776. 
  6. ^ (英文)關注團體表示,對食物處理員工免二手煙措施不足,須推行廣泛禁煙. 
  7. ^ (英文)不自主的吸煙. [2006-07-15]. 
  8. ^ Schick S, Glantz S. Philip Morris toxicological experiments with fresh sidestream smoke: more toxic than mainstream smoke.. Tob Control. 2005, 14 (6): 396–404. PMID 16319363. 
  9. ^ Development of a rational scale to assess the harm of drugs of potential misuse
  10. ^ (英文)改善室內空氣法例實施前、後,室內空氣質素的比較 Western New York, 2003. 
  11. ^ (英文)研究指出新澤西酒吧和餐館空氣比紐約污染九倍. 
  12. ^ (英文)禁煙使酒吧員工個健康. 
  13. ^ (英文)禁煙前、後,對酒吧和餐館員工的監測. 
  14. ^ 科學家警告"三手煙"對兒童有害
  15. ^ Nicotine: An Old-Fashioned Addiction, pp 96-98, Jack E. Henningfield,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5
  16. ^ (英文)Tina Walls. 先發制人/調解 (PDF). 1994年6月30日 [2006年11月23日]. 
  17. ^ (英文)多少條無煙法例? (PDF). 2006年10月6日 [2006年11月23日]. 
  18. ^ 吸菸室設計不良 二手菸害免不了
  19. ^ (英文)真相. 
  20. ^ (英文)禁煙的餐館和酒吧生意上升. 
  21. ^ Passive Commitment. Lancet Oncol. 2003, 4 (12): 709. PMID 14662425. 
  22. ^ (英文)吸煙的醫療福利成本. 
  23. ^ 陳建仁:吸菸 燒掉千億經濟成本
  24. ^ (英文)http://www.no-smoke.org/learnmore.php?dp=d14%7Cd35%7Cp210
  25. ^ (英文)國會議員挑戰部長對全面禁煙的否決. [2006-10-07]. 
  26. ^ 菸害新制與不景氣 戒菸門診與藥物變熱門
  27. ^ (繁體中文)衞生署控煙辦公室
  28. ^ (繁體中文)合資格場所名單
  29. ^ 林晓轩,法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公共场所禁烟行动,新华网
  30. ^ 〈倒數30天/菸害新法 1.11上路即開罰〉,《自由時報》,2008年12月12日。
  31. ^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Position Document (PDF).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June 30, 2005 [2009-01-28]. 
  32. ^ John Heironimus. Impact of Workplace Restrictions on Consumption and Incidence (PDF). 1992-01-21 [2006-12-26]. 
  33. ^ M Scollo, A Lal, A Hyland and S Glantz Review of the quality of studies on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smoke-free policies o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Tobacco Control 2003; 12: 13-20
  34. ^ No smoke signals a boom for pubs, clubs - National - smh.com.au. [2007-09-01]. 
  35. ^ High compliance with the smoke-free workplace law means dramatic reduction in exposure to second-hand smoke in enclosed workplaces. 
  36. ^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uk/article1443931.ece
  37. ^ "184 tobacco jobs go at city plant." - BBC News. [2007-09-27]. 
  38. ^ http://news.bbc.co.uk/1/hi/wales/6410215.stm
  39. ^ ic Wales (icwales.icnetwork.co.uk)
  40. ^ No smoke makes Rank fire off profit warning 14 October 2007, The Daily Telegraph
  41. ^ CLUBS FACING AXE AS SMOKING BAN BITES 21 October 2007, The Sunday Mirror
  42. ^ Pub beer sales slump to low point 20 November 2007, BBC News
  43. ^ Smoke Ban Fails To Boost Pub Meal Sales 26 November 2007, SKY News
  44. ^ The Effects of Smoke-Free Restaurants. [2006-07-21]. 
  45. ^ Disparity in Protecting Food Service Staff from Secondhand Smoke Shows Need for Comprehensive Smoke-Free Policies, Say Groups. 
  46. ^ Richard Roesler: Surgeon general: No safe level of secondhand smoke.. [2006-06-27]. 
  47. ^ " Bars and Restaurants Thrive Amid Smoking Ban, Study Says." 29 March 2003, The New York Times.[1]
  48. ^ "Cig Ban no Bar Burden; Biz up Despite Law." 25 July 2006, The New York Post.[2]
  49. ^ Twin Cities bars and restaurants which closed after one year of the smoking bans. 
  50. ^ Heart attacks decline after smoking bans CNN.com accessed 9/26/2006
  51. ^ Scots bar staff health 'improved'
  52. ^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08/pr04/zh/index.html WHO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