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一次工業革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A0905183934對話 | 貢獻2015年10月19日 (一) 12:37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瓦特所改良蒸汽機現安放於西班牙馬德里
古斯塔夫·多雷1870所繪的倫敦開始有工業區
阿道夫·馮·門采爾所畫工業革命初期的工廠油畫

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廠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9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769年,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自英格蘭擴散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一般認為,蒸汽機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為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背景

在尚未發生工業革命的時候,大部分西方人都在鄉間居住,並在細小的田地以耕種畜牧維生。他們以人力輔以牛隻及簡單工具耕種,耕種的方法則仍沿用中世紀三田制(the Three-field System)。根據這種方法,農民把土地劃分出三塊田,每年只在其中兩塊田耕種,另外的一塊田則休耕,收穫量不多。

這時只有一小部分的西方人在城市居住,當時城市的人口平均不到一萬人。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是商人工匠出身。商人以出售工匠的製品謀生,而工匠則多在家中用手動的工具和細小的機器,來生產服和日用商品維持生計。這種以人手及簡單工具在坊間作業的生產方式稱為「家庭手工業制」(the Domestic System)。

由於當時無論鄉間或城市的生產動力都以人力、畜力、風力水力等為主,所以產量有限。當貿易增加時,這種以原始動力生產物品的方法,已不能再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在交通方面,因為此時鄉間和城市的居民都還是以馬匹馬車為主要的運輸工具,但當時的道路網絡設計並不完善,道路多是崎嶇不平的;在雨天時,很多道路會被水淹沒,所以交通會出現癱瘓的情況,因此交通運輸效率極低。相對於當時擁有大型運河中國,或有完善道路網的美洲文明,歐洲的城市規模無法達到同樣水準。

起因

農業革命與人口增加

在18世紀,英國人口不斷增加,以及英國農業革命Brit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和圈地運動的後果,以致農業勞動力過剩,不得不尋求新的就業機會,有助於推動工商業的發展;再加上人們的消費需求亦日漸增加,為批量化生產的商品提供了銷路。

自然資源的因素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中北部,那裏擁有豐富的淺層煤礦鐵礦資源,但缺乏木材資源。工業革命下產生的蒸汽機,以及利用焦煤而不是木材煉鋼的冶金技術革新,這些使得英國的煤礦和鐵礦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

貿易限制的解除

1623年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允許設立專利權保護新發明的權利,開始刺激許多新發明的產生。工業革命約於1750年開始於大英地區。工業革命的展開有多種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結束就是一個明顯的工業革命導火線。隨着封建制度於18世紀初在西方消失,貴族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種特權(例如貿易的專利)也隨之消失。這些改變推動了自由貿易,形成了更大規模的市場,使業的發展更為蓬勃。在這種改變下,舊有的家庭式工業生產模式已不能滿足貿易發展的需要,所以人們便致力改進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以增加產量,因而引發了工業革命。

殖民地市場和原料

此外,世界貿易的發展亦扮演着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從15世紀發現新航路[1],許多歐洲國家在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至18世紀,這些殖民地不僅為它們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場,還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展。為了滿足因世界貿易所引致的強勁需求,人們便開始採用機器和其他方法來提高產量,從而引發了工業革命。

金融革命、 資本與新技術

工業革命發生前,英國實際上已經歷過一場金融革命(西方的經濟史學家將英格蘭銀行的創立、公債的發行和穩固以及其他金融業的變革稱為「金融革命」),金融革命不斷為工業革命注入資本燃料和動力。英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約翰·希克斯(John Hicks)曾經詳細考察了金融對工業革命的刺激作用。他指出,工業革命不是技術創新的結果,或至少不是其直接作用的結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結果。工業革命早期使用的技術創新,大多數在工業革命之前早已有之。然而,技術革命既沒有引發經濟持續增長,也未導致工業革命。因為業已存在的技術發明缺乏大規模資金以及長期資金的資本土壤,便不能使其從作坊階段走向諸如鋼鐵、紡織、鐵路等大規模工業產業階段,「工業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John Hicks,1969)。工業革命興起的新產業,其工業原料成本、研發成本、人力成本、廠房成本、設備成本等開支都十分巨大,如機械製造,冶金,鐵路等等都屬資金密集型行業,對廉價資本依賴性大。英國光榮革命,建立的文官制度和自上而下垂直徵稅稅體系以及憲政改革對約束政府行為產生了可信承諾,使得英國國會能夠嚴格督導政府的財政支出,使私人債務清償方面具有較高的信譽保證。高效、透明、有序的稅收體系,不僅令新興的工業企業免受苛捐雜稅困擾,且令英國國債在世界範圍內享有極高信譽,其長期公債利率一降再降,最後僅3%利率水平,銀行利率降得更低(公債利率一般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英國在發展國債市場之後,進一步發展了股票市場、企業債券市場等等,如倫敦證券交易所。這些都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廉價資金」。

還有,資金的積聚及新機器的發明也是引發工業革命的其中兩個主要原因。18世紀時,歐洲本土的貿易發展蓬勃,使商人累積了大量財富。為了獲得更豐厚的利潤,他們便致力投資開設工廠、購置原料和發明新機器。加上隨着各類型機器的發明及應用,舊有以人力為主的生產工序逐漸被由蒸汽推動的機器取代。生產工序的機械化,提高了工農業的產量。結合以上的種種原因,就成就了工業革命的輝煌。

科學的發展

承繼了文藝復興和理性時代(啟蒙運動)的重視科學精神,西方的科學因而得到重大的發展。而那時的科學家的重要發明和發現,就為工業革命帶來不少機械性的幫忙。

生產制度的變革

行會師徒制的式微

舊有的經濟模式,行會的師徒作坊式生產制度,控制了從生產技術到銷售價格等多方面的因素,雖然保證了產品質量,但也阻礙了技術革新。而工業革命相對於行會師徒作坊式的生產,最大的變化就是採用了新技術,生產更加集中,工人們在大規模的工廠工作,而不是小作坊。由掌握銷售渠道的商人開始組織生產。這種變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從而能夠滿足世界各地的廣大市場需要。以往行會作坊生產的東西,相對工廠大規模生產的東西,更為精緻,而可以稱為「奢侈品」。但是工廠化的大規模製造,可以生產出眾多價廉物美的商品,於是把各種所謂的「奢侈品」擠出了市場,行銷整個世界。於是行會作坊式生產模式在工業革命產生的競爭下,走向了下坡路,越來越無法應付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

圈地運動

而農村土地制度的變化,也就是首先在英國發生的圈地運動,同樣是一個生產集中化的過程。工業革命前的土地制度,使農民只能分別在許多分散的小塊土地進行耕作。這些土地採用落後的三圃制耕作技術,每三年就要休耕一年,休耕的土地作為公共牧場供家畜使用,畝產低,土地浪費嚴重。但由於敞地制土地犬牙交錯互相連在一起,單獨小塊土地無法改變耕作方式。比如若自己的土地不打算休耕,但也無法避免由於旁邊的土地休耕後家畜對其的踐踏。圈地運動雖然對許多農民來說並不公平,許多農民被迫分得更貧瘠的土地,也無資本採用新的耕作技術,同時失去了休耕的公共土地放牧家畜的好處。但是土地集中後可以進行徹底的技術改良,生產更多的糧食供養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可以為紡織工業生產大量的羊毛。不少失去土地的農民,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成為了工廠的工人,也為新產生的工人階級埋下了伏筆。圈地運動在英國伊利沙伯一世時期發展得比較緩慢,但自光榮革命後的18世紀,開始愈演愈烈,從而引發了眾多農民起義

圈地運動配合工業革命,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工業原材料,以及能供養更多的非農業人口,雖然產生了許多不公,客觀上確實是工業革命的一個必要前提。

古老敞地制土地犬牙交錯互相連在一起,單獨小塊土地無法改變耕作方式。圈地運動在英國伊利沙伯一世時期發展得比較緩慢,但自光榮革命後的18世紀,開始愈演愈烈,從而引發了眾多農民叛亂。W. A. Armstrong為首的一些人則主張把地主和農民二元對立太簡單化歷史了,他指出當時很多生活有着落的農民同樣積極參與圈地。「我們應當小心一點不要把這一切(圈地)歸於一個龐大複雜的歷史轉變的(必然)結果」 "18-19世紀的圈地狀況被嚴重誇大了"。 圈地運動配合工業革命,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工業原材料,以及能供養更多的非農業人口,雖然產生了許多不公和暴動,客觀上確實是工業化的一個必要前提,提供了土地集中後的規模耕作增加產量,被驅趕出的農民則投入工商業成為勞動力的來源。

技術革新

18到19世紀的英國,由於專利制度的保障,也由於能提高生產力的新技術會帶來的十分可觀的利潤,於是有許多有錢人投資於各種發明創造。雖然不是所有的發明都能取得預期的成功,但是若某一種新技術發明能應用在生產中而提高生產效率,就會帶來十分可觀的利潤,就如現在的風險投資一樣。技術發明如滾雪球一般,一種新的技術發明出來,就會刺激發明另一種新的技術。比如珍妮紡紗機這種新技術,使得能紡出更多物美價廉的紗,那麼將會產生更多地對棉花的需求,又可為提高織布技術帶來了激勵。生產上每個環節技術上的革新,都會刺激相應環節不斷尋找新的技術革新,以便適應新的生產效率下的需求,如同鏈式反應一般。

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重要方面:一是蒸汽機的使用,改變了以往的生產只能依賴人力和畜力的局限,為工業生產、交通運輸提供了廉價而充足的動力。二是冶金行業採用焦炭來煉鋼等技術革新,能夠練出韌性和強度更好的鋼材,為技術革新生產的各種新機器,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同時也將英國大量的煤炭資源利用了起來。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中北部,和英國中北部擁有大量的煤炭資源是分不開的。

工業革命前後共有很多種不同的發明,除了較為著名且最具代表性的蒸汽機外,還有很多發明對後世影響深遠。以下是一些較重要的發明列表:

工業革命前後的一些重要發明
年份 發明者 發明
1733年 約翰·凱 飛梭
1765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
1778年 約翰·哈林頓 抽水馬桶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良蒸汽機
1796年 阿羅斯·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807年 羅伯特·富爾頓 蒸汽輪船
1812年 理查德·特里維西克 科爾尼鍋爐
1814年 喬治·斯蒂芬生 蒸汽機車
1815年 漢弗萊·戴維 礦工燈
1829年 理查德·特里維西克 蒸汽火車
1837年 摩斯 電報機
1844年 威廉·費阿柏恩 蘭開斯特鍋爐
1876年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電話
1885年 卡爾·本茨 汽車

社會影響

全自動化工業機械人,取代了很多傳統勞工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發展及社會變遷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壯大,工程師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他們更加對化學電學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由於圈地運動和農業技術的改良導致鄉村許多剩餘的人口大舉移入都市,歐洲主導的資本主義經濟的世界大規模貿易,使得城市和工廠能夠吸收這些大量人口,由此造成了都市化的現象及都會區的出現;都會化的生活,讓知識與資訊溝通更為便利。而工業化使得出現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出行更加便利,使得人們更加見多識廣。在商品經濟下利己的生活習慣里,於是人們的思想發生了許多改變,更多人追求個人的幸福,而非來世的幸福或集體的利益。也因為自由經濟主義的興起,世界大規模自由貿易導致出現了一個新富階層,再加上人們思想上的變化,進而使得更多的人,當時主要是中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參與的興趣,由此導致歐洲各國選舉被選舉權,不斷擴大到社會上更多的人群中。

大量工廠的成立,工人悲慘的生活及工作環境也逐漸為人重視,許多的慈善機構於是成立,主張以社會福利制度改善窮人生活,也免費提供糧食及住所。由於資本主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也由於當時沒有任何政府提供的保障,許多工人在因經濟危機而失業的情況下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在正常的經濟環境裏,生產環境也十分惡劣收入也很微薄,這些有限的社會福利並沒有多大程度上改善工人的狀況,由此導致勞資雙方也就是所謂資產階級工人階級的對立。如1811年,一個名叫盧德的英國工人搗毀機器,從而引發了反對機械化的盧德運動馬克思為首的左派學說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衍生出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對日後的人類社會影響甚鉅,有正面也有負面。不過也由於工業革命,才可能產生大量的工人,而農業社會中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工人階級在歐洲一些國家如英國,通過與資方的有限的鬥爭以及恰當的妥協,而不是馬克思主義學說鼓勵的徹底鬥爭與破壞,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利益,同時對社會經濟的破壞也不那麼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環境,不讓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湧,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後來歐洲社會的穩定進步。

工業革命時期嚴酷地經濟環境造成了當時人類平均身高的降低,人類的平均身高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科學界普遍認為6000年前農業社會的形成與漁獵的生活方式被農耕取代,造成了人類平均身高的下降,土耳其境內8000年前遺蹟所留下的屍骨平均身高超過今日土耳其的平均身高。 [2]英國牛津大學里查德教授在分析了幾千具從丹麥瑞典挪威英國冰島挖掘出來的古代人類男性的遺骨後發現,人類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在中世紀期間的公元9世紀到12世紀之間到達了一個自10萬年前現代智人誕生以來到20世紀中期前的平均最大值,平均身高為1.73米,然後逐漸變矮變低,到了工業革命前夕的18世紀和19世紀,歐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降低到 1.67米,比9世紀到12世紀間減小了6厘米之多。一直到了20世紀中期,人類男性平均身高才重新恢復達到9世紀到12世紀的最大值。羅馬帝國時期的遺址赫庫蘭尼姆城(在今土耳其境內)前後共出土了近二百餘具遺骸,美國史密森大學物理考古學家薩拉·比西爾對他們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了解到古羅馬男子一般身高一點七米,女子一點五五米」 [3] 從1920年開始,特別是從20世紀中期以後,人類平均身高迅速增長,歐洲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從167厘米增長到177厘米,其中比利時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從1920年的166厘米增長到1970年的174厘米,丹麥則從169厘米增加到178厘米。[4] 

參見

參考資料及註釋

其他參考文獻

  • [法]保爾·芒圖:《十八世紀產業革命》,商務印書館,1997年9月
  • [美]戴維·羅伯茲:《英國史:1688年至今》,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
  • 楊小凱:《為什麼工業革命在英國而不在西班牙發生?
  • 劉淑敏:《工業革命為什麼首先發生在英國》,載《齊魯學刊》,1984年第5期
  • 揚豫:《英國近代工業化的道路》,載《英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現代化》,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 辛淑玲:《淺談社會觀念的變化對工業革命的影響》,載《東北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 陳曉律:《試論英國工業民族精神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載《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
  • 趙松鵬:《農業革命與產業革命的開始》,載《內蒙古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
  • 許潔明:《工業文明為什麼起源於英國》,載《世界歷史》,1993年第2期
  • 王章輝:《試從比較研究的角度看工業革命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載《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第2期
  • 王志樂:《「產業革命」和「工業革命」的含義和譯法》,載《東北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
  • 許永璋:《有關工業革命史研究的幾個問題》,載《河南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 王章輝:《英國工業革命中的人口問題》,載《世界歷史》,1986年第4期
  • 項翔等:《20世紀中國的世界史研究》,載《學術月刊》,1999年7—8期(連載)
  • 《中外近代歷史上的改革》,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129頁
  • 屈連壁主編:《世界近代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262—272頁
  • 周呈芳:《論工業革命的社會後果》,載《內蒙古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 孫炳輝:《工業革命與資產階級革命》,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
  • 孔繁剛:《關於英國工業革命的幾個問題》,載《歷史教學》,1998年第8期
  • 王章輝:《歐美大國工業革命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載《世界歷史》1994年第5期
  • 王覺非:《對英國工業革命歷史意義的再認識》,載《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 王曾才:《西洋近代史》(大學館9),正中書局出版,第2章 第33-67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