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峽兩岸關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61.219.36.145留言2010年10月29日 (五) 02:12 (這是非常公正的說法)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海峡两岸關係
中国   臺灣地區
图中所列乃双方实际管辖地区,均未包含相互主张但为对方控制的领土。


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簡稱兩岸關係)是指位於台灣海峽西側的中國大陸(簡稱大陸)與位於台灣海峽東側的台灣彼此間的全部互動關係。

1949年以前的兩岸關係較為單純,無非是一般的國內關係(如清治時期1683年1895年)與戰後初期1945年1949年))或一般的國際關係(如台灣荷西殖民時期台灣日治時期[1])。但自1949年國共內戰暫告段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並控制大陸地區、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地區並實施軍事統治以來,海峽兩岸一直處於對峙的特殊分治狀態,台灣海峽兩岸關係通常特指1949年後錯綜複雜的兩岸關係,本文亦著重敘述此期間的兩岸關係。1997年1999年英屬香港葡屬澳門的主權分別移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台灣與港澳的關係,亦可納入廣義的兩岸關係,但狹義則不包括台港及台澳關係。

台灣海峽兩岸關係一直牽涉亞太區域情勢,乃至世界強權的策略布局與全球安全。兩岸關係亦始終在發展、變動: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復原時期、冷戰時期、蘇聯解體,大陸持續發展並在崛起,台灣亦經歷經濟飛躍成長與政治民主化,以及現在台灣獨立運動的逐步推展,當今的兩岸關係已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之一。同一期間,國際政治中多數國家已從承認中華民國政府轉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然中華民國依然有效統治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實際統治權亦從未及於台澎金馬,故兩岸問題及其解決仍然是兩岸之間以及國際政治上的難題。

政治關係

「流亡政權」與「叛亂團體」

1949年,已在中國持續四年的國共內戰局勢明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北京成立,中華民國政府南京遷往台灣台北海峽兩岸進入對峙、分治的狀態。1949年至1960年間,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出現高度緊張與不穩定的局面,在政治上兩岸互不承認對方的存在及合法性,糾結於在聯合國席位間的中國代表權問題,並誓言收復或解放對方。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中國法統的繼承者自居,將中華民國視為一個已滅亡的政權;同樣,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則在1954年召集第一次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議決在甫內戰時所通過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繼續有效,並將中國大陸地區視為叛亂團體所竊占的淪陷地區。

兩岸在對解決對方問題的政策上偏重於武力及軍事手段。中國人民解放軍誓言「解放台灣」,在1949年發動金門戰役企圖登陸大金門島1955年攻打金門一江山島大陳島,引發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隨後在1958年發動金门炮战,引發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在主動以軍事方式尋求一統中國的同時,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國民黨蔣中正為訴求對象在1956年提出「爭取和平解放台灣」並於1957年毛澤東提議「第三次國共合作」,隨後1960年由毛澤東與周恩來共同擘劃一綱四目,即:祖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在北京,台灣為地方政府;台灣回歸後,除外交歸於中央外,其餘軍、政、人事「均委於蔣」。以上提議均為中華民國政府拒絕。

處於被動、缺少縱深的中華民國政府則是以防禦為主,在1954年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對抗來自對岸的軍事攻擊,但在1958年10月與美國所簽訂的聯合公報中則向美國表示未來「非憑藉武力」(not the use of force)光復大陸,而是憑藉三民主義,一般認為這是國民政府對美保證不將其捲入兩岸軍事紛爭的表達。雖然如此,國民政府仍多次派出間諜特務進行對於中共高層的暗殺,而同時,台灣方面也承受中國共產黨的間諜滲透,此一狀況為兩岸相互仇視情緒深埋下隱微而遙遠的種子。

此段期間,美國並不否認中華民國對於台灣行使主權的正當性,卻在國軍節節敗退中意圖採取袖手不管政策(Hands-off Policy,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向遠東地區使節發表之秘密備忘錄),隨後因朝鲜战争認識台灣戰略地位之重要性轉而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所產生的扭曲現象是:美國一方面維持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卻又為避免台灣被併入共產主義集團而稱佔當時中華民國實際控制領土絕大部分的台灣係主權未決。雖然美國與中華民國成為軍事防禦同盟,但為拉攏中華人民共和國避免其倒向蘇聯,美國並未放棄與中國共產黨保持聯繫,1954年6月起雙方即在日內瓦展開領事級會談,隨後在1955年雙方所簽署的聯合公報中,美國第一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名稱來稱呼大陸政府當局。

這一時期海峽關係,與東西方陣營對抗情勢相關。在一定程度上,美國和蘇聯的態度起了決定性影響。1950年1月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宣佈臺灣與韓國不屬於美國的防區。1950年1月5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1950年6月27日(也就是朝鮮半島開戰2天后),美國改變立場並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由此臺灣被納入美軍保護範圍。顯然中蘇條約的签订是美國太平洋戰略改變的原因。而美國台海政策的改變又成了4個月后,中國大陸在準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出兵朝鮮半島的重要原因。這些內外部因素構成了後來台海形勢發展的條件基礎。

外交形勢逆轉與聯合國席次爭奪戰

美國一方面藉由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防護台灣的安全,另一方面也牽制住蔣介石反攻大陸將美國拖入戰爭的可能性,兩岸關係從軍事對抗走向外交角力。自1962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即每年委由同為共產主義國家集團的友邦申請加入聯合國,然而當時受到冷戰對峙的影響,西方國家多數承認自由中國(即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的席次代表權。一方面由於中華民國政府積極開展與新興獨立國家的關係,另一方面拜冷戰對峙、眾多西方國家追隨美國腳步之賜,1960年代成為中華民國外交成果最為豐碩的黃金歲月,其間最大的外交挫敗是1964年法蘭西共和國斷交,不過1969年時邦交國數目達到高峰-68個邦交國。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在內有文化大革命,對外先後與蘇聯、印度交惡的狀況下,導致外交呈現孤立傾向,只有24個邦交國,不過隨後雙方外交實力即開始發生逆轉。

1969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間剛發生珍寶島事件後不久,美國在華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會談。1971年1月,季辛吉秘密訪問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經過9年申請加入聯合國未果後,在1971年聯合國大會召開前掌握可能支持通過入會案的足夠票數。1971年8月17日,美國駐聯合國首席代表布希向聯合國大會遞交一封信及備忘錄,正式要求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將「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列為議程,不過美國對此一議題所提的方案是「雙重代表權」,美國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有代表權」,但是「應當規定不剝奪中華民國的代表權」,北京當局並不同意此一提案,台北當局則在審度時勢後勉強予以接受,但並未公開承認或宣傳。[來源請求]正當聯合國大會辯論此一議題時,基辛格於10月下旬再度訪問北京,美國提案的雙重代表權未獲聯合國內多數國家支持。10月25日,經過表決贊成美國提案者共55票,反對者59票,15票棄權。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周書楷眼見大勢已去,在請示台北當局奉可後,主動在大會上宣佈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隨後,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在聯合國代表中國之權。

此時期台海兩岸政府均堅守一個中國原則,此一原則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取代中華民國後在國際間更為鞏固,即使有國家願意雙重承認北京與台北,兩岸政府也不接受雙重承認。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為此大受打擊,至1976年與中華民國維持邦交的國家計26國,其餘世界各國多轉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日本及1979年的美國。美國是最後一個與中華民國斷交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其轉向卻早有跡可循: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在同月28日與周恩來發表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該公報內容言明「美國認識到台海兩岸中國人均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對此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僅管當時尼克森未言明「中國」係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且前者尚未獲美國承認,但其已在聯合國內代表「中國」。隨後1973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正式在對方首都設立聯絡辦事處。1976年美軍顧問團從金門、馬祖撤離。北京與華盛頓間的外交關係日漸增強、台北與華盛頓間的外交層次則逐漸降低,終於在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中美建交公報,斷絕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建交公報中的用字遣詞頗堪玩味,亦即建交公報雖與上海公報均提及一個中國原則,英文版本在提及美國立場時均係使用「美國認知(acknowledge)此一立場」,但建交公報中文版卻譯為「美國承認此一立場」,就此在法律上擁有不同意義的二個詞,美國並未表示異議,有學者認為美國是為保留日後政策模糊的空間。(李英明、張亞中,2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放弃武力解決兩岸問題

1996年中華民國首次舉行總統直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卻對台灣試射飛彈,意圖左右選舉,造成台灣海峽飛彈危機,使兩岸關係跌入冰點。1997年修憲凍省,亦即全面凍結省自治選舉,簡化省級組織以提高行政效率。2000年台灣第二任總統民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以嚴厲的口吻批評「誰要是搞台灣獨立,你就沒有好下場!」[2],意圖左右總統大選,結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勝出,完成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4年陳水扁順利連任總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台辦發表《五一七聲明》,意圖影響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內容。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希望和平統一,但同時在台獨事實發生或者統一無望的前提下,不放棄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來阻止台灣獨立。

未來發展

交流體系

經貿及民間交流

2005年1月29日,中華航空公司CI581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自2008年8月底前的兩岸週末包機航線圖)

自中華民國政府於1987年開放一般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民間交流一直在不斷發展。1991年,在北京成立了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在台北了成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兩岸“三通”問題(通商、通郵、通航)中,通商與通郵已經解决,而通航問題却依然旋而未决,一直得不到較好解決的障礙主要在中共堅持己方經濟利益、台灣在陳水扁下台前也堅持台灣的經濟利益,再者則是航權談判無法避開敏感政治問題;因此一直到馬政府才有進展。

在兩岸人員往來方面,中華民國人士進入大陸需持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機關頒發的“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俗稱「台胞證」),該證件可在香港或中國的海關申請,基本上絶大多數台灣人——甚至包括一些主張台灣獨立的人士——都可以取得台胞證進入大陸地區。台灣對大陸地區人士進入台灣則依然有嚴格的限制;在馬英九上台前只接受已經擁有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或第三國的永久居留權,或是經第三地訪問台灣的團體遊客;只是當馬英九放寬限制後,剛開始時台灣人發現中國大陸觀光客還是沒有增加、許多觀光業者也因此套牢,但現已好轉。

台資企業,使用第三地投資方式,低調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或是經由中華民國政府同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目前台資在中國外資的統計數據上並不是第一,但是包括經濟學人雜誌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台資應該是中國大陆最大“外資”。[來源請求]

中共在早期對於台商投資采取完全開放態度,以外商甚至一些在地方高于外商的待遇對待台商。但是在2004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確表態不歡迎具有「台獨」背景的“緑色台商”在大陸投資,並對一些台商點名批評。[來源請求]這樣的經濟交流方式,使得許多台商或是人士攜家帶眷,前往中國工作或是「投資」。增進彼此的交流,不過台灣人和中國大陸人彼此的觀念還是差很多,需要時間來消除彼此的差異。基本上,台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在一開始是對中國大陸十分有利的,台商給予中國大陸其他國家無法給予的技術、並解决了許多地區的就業問題,有一些產業完全依靠台商的起頭作用才能在中國大陸建立。

前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林濁水認爲:陳水扁總統時期大幅放寬兩岸經貿政策,但是由於中共官方故意阻擾之、企業界及泛藍整天以「鎖國」攻擊之;因此反而讓陳前總統成為「反西進代言人」、替民進黨開拓了許多選票(這些選票是大多是兩岸經貿開放的受害者、例如因為產業西進增加的失業勞工及許多薪水無法上漲者)[3]。而中共對台灣的態度造成台灣產業無法升級、中國也因此無法再由台灣取得更高階的技術(台灣對中國大陸轉移技術的效率是世界第一)。

兩岸週末包機開始後、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網址運行圖上重新加了台灣航線。台灣航綫以兩岸航線的形式來記載。

在馬政府上台後,許多人開始發現兩岸關係的緊張反而是減少房價上漲的良方,而台灣的高房價一直是台灣內需不振、生育率過低、人民痛苦的重要原因;由於馬政府改善兩岸關係卻沒有配合有效的打房政策,因此兩岸關係的改善反而在某方面重創台灣人及台灣經濟。

法律關係

關於海峽兩岸的法律關係而言,目前彼此皆不承認對方為一個擁有完全主權的國家,此從兩岸的憲法皆可觀之,中華民國憲法第4條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憲法增修條文前言便規定:「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亦規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由上述憲法條文皆可看出兩岸皆認為對方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日前總統馬英九在就職百日接受墨西哥媒體專訪是亦說道:「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當然是獨立之主權國家,中國大陸亦為我中華民國領土。」[4]不過此種看法目前在台灣已略有鬆動,曾有人提出釋憲要求大法官解釋關於固有疆域的定義,然而司法院大法官於釋字328號解釋卻以此為「重大之政治問題」來迴避解釋固有疆域的意義[5]

而兩岸人民的關係方面,目前台灣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之規定,制定有「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加以規範,其他尚有「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大陸地區配偶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期間工作許可及管理辦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金融業務往來許可辦法」...等辦法來處理兩岸間的人員來往及經貿交流等問題。

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院所做出之民事判決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74條之規定,必須要在不違背臺灣地區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的情況下,聲請臺灣地區的法院裁定認可後,才可以取得執行名義。而需特別關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以《反分裂國家法》之制定,企圖以國內法之方式制約台灣自主的活動空間,若有不從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可以此為據以軍事攻擊中華民國

社會關係

文教體育關係

媒體交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台辦1996年開始定立了限制臺灣媒體的法律,此法比中國對其它國家媒體更還要更嚴格更限制,臺灣媒體大陸採訪,僅有TVBS年代電視台中天電視台東森電視台三立電視台等五家電子媒體、《聯合報》、《中國時報》二家報紙及中央通訊社等共八家臺灣媒體,以每月輪派記者方式駐北京採訪。中華民國則於2000年11月公布《大陸新聞人員進入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採訪注意事項》,開放大陸地區中央級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新聞社派員駐台,採定點方式訪問,時間也是每月一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後,中華民國政府認為多數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只擷取政治光譜上的極端(統派)來報導,加上台灣新聞媒體和網站都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攔截,讓台灣的資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法流通,於2005年4月10日終止新華社及《人民日報》兩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派員駐台灣採訪。

通俗文化互相影響

由於兩岸語言文化相近,通俗文化當然也有交流。台灣的流行歌手、通俗小說及電視劇受到大陸民眾的廣泛支持與喜愛,在早期對峙形式嚴峻之時,鄧麗君的甜美嗓音即風靡大陸,隨後諸如蔡琴張惠妹周杰倫五月天等歌手也受到歡迎。臺灣的閩語歌曲在大陸也有很大市場,《愛拼才會贏》曾在大陸大賣,2005年福建省媒體選出十大閩南語歌曲,十首都來自臺灣。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擺脫教條形式的歷史戲劇作品在台灣民間也頗受注意,諸如《宰相劉羅鍋》、《走向共和》(又稱滿清末代王朝)、《雍正王朝》等均讓台灣民眾刮目相看。北京搖滾樂次文化與台北的搖滾樂圈也有許多互動。中國大陸的網路語言「河蟹」、「糞青」等也在台灣流行。

兩岸關係與港澳

目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事務局分別以中華旅行社遠東貿易服務中心以及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名義在香港運作[6]。相對香港特區政府在台北設香港旅遊發展局台北辦事處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台北顧問辦事處[7]2007年5月1日,因應香港旅遊團在阿里山區發生車禍,陸委會表示希望港府能在台灣設立辦事處[8]

另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澳門事務處臺北經濟文化中心的名義在澳門運作[6]

中華民國機構人員被香港政府拒絕入境連串事件

1999年7月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安國香港電台闡述「特殊兩國論」,其後引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指示香港不應宣傳和支持「兩國論」[9][10],部份香港親中輿論批評傳媒不應該「鼓吹台獨」[11][12][13]11月,鄭安國工作簽證期滿,但香港政府沒有續發籤證,被調回台灣[14],但繼任的張良任亦未能得到香港入境處簽證[15][16];等待十三個月後,於2001年1月成功赴港履新[17]。對於此事,香港行政長官表示中華旅行社代表要接受某些條件[18];香港政府則聲明台灣(中華民國)機構及其人員在港從來沒有官方地位[19]

2005年台北市長馬英九原訂於1月10日前往香港大學演講「從台北看華文城市的興起」及一系列觀光推廣演講訪問活動,但截至啟程前一日仍未取得香港入境處簽證,故宣佈不得已取消行程[20][21],並表示曾兩度有港府特使遊說他取消訪港,馬英九當場反對[22];馬英九亦指出與他反對《反分裂國家法》有關[23][24]。港府保安局李少光則表示,沒有拒絕馬英九申請簽證入境,但拒絕評論個別入境申請[25]中聯辦則表示注意到有關被拒的消息,尊重特區政府決定,及歡迎馬英九在合適時間訪港[26]2008年3月23日,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在記者會再次重申對2005年簽證被拒、未能訪問出生地一事仍感到失望[27],而馬英九在得到各國的勝選祝賀後,香港政府仍然沒有任何表示[28]

2007年3月23日傍晚,中華民國陸委會官員及記者組成香港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觀選團,但隨團委員張志宇在機場被拒入境,折返台北[29]。陸委會發表聲明認為港府行為不友善,漠視台港關係[30],港府入境處則表示一貫按照香港法律及既定程式,處理入境個案[31]

2008年10月21日高雄市市長陳菊自1997年後經歷多次申請被拒,終於首次獲簽證抵港訪問[32],同日,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表示要小心處理特區是否邀請馬英九總統訪港,並否認政府在推動港台發展上後知後覺[33]

參考書目

  •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2000年。ISBN 957-818-104-3
  •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岐見。臺北:五南,2004年。ISBN 957-11-1530-4
  •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臺北:天下文化,2004年。ISBN 986-417-238-7

註釋

  1. ^ 台灣也曾經是日本的領土
  2. ^ 朱鎔基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答記者問(節錄),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3. ^ 贏家與輸家 扁˙後扁回顧前瞻之三
  4. ^ 馬:大陸是中華民國領土
  5. ^ 釋字328號解釋
  6. ^ 6.0 6.1 駐港澳機構服務事項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7. ^ 香港貿易發展局全球辦事處: 台北顧問辦事處
  8. ^ 2007年5月1日 香港旅遊團來台旅遊車禍後續處理說明 陸委會新聞稿
  9. ^ 1999年8月21日 錢其琛箝制兩國論 港報反應不一 聯合報
  10. ^ 1999年8月 錢其琛警告香港不得宣傳或支持「兩國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海峽兩岸關係紀要
  11. ^ 1999年8月1日 香港左報抨擊鄭安國對兩國的論闡示 聯合報
  12. ^ 1999年8月 兩國論餘波未了 言論自由受挑戰 香港電台傳媒透視八月傳媒記事簿
  13. ^ 2002年8月19日 鄭安國當年談兩國論掀風波 大紀元
  14. ^ 1999年11月23日 鄭安國突調回台招猜測 BBC中文網
  15. ^ 2000年4月23日 張良任赴港履新簽證起風波 BBC中文網
  16. ^ 2000年5月17日 政府就張良任的入境申請發表聲明 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
  17. ^ 2001年1月29日 張良任30日赴港履新 ETtoday
  18. ^ 2000年5月25日 行政長官談中華旅行社問題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
  19. ^ 2000年4月22日 政府就中華旅行社問題發表聲明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
  20. ^ 2005年1月5日【馬英九被港府拒絕入境】馬:去不成,真是蠻遺憾的 明報
  21. ^ 2005年1月5日 馬英九遭港府拒入境 星島日報
  22. ^ 2005年1月7日 馬英九證實港府兩度派遣特使遊說他自己取消訪港行程 自由亞洲電台
  23. ^ 2005年1月5日【馬英九被港府拒絕入境】馬英九指港府拒簽非常不智 新浪網
  24. ^ 2005年1月5日 港府拒簽證 馬英九訪港被迫取消 大紀元
  25. ^ 2005年1月10日【馬英九被港府拒絕入境】 李少光:沒拒絕馬英九申請 明報
  26. ^ 2005年1月5日 中聯辦:歡迎馬英九適時來港 國際日報
  27. ^ 2008年3月23日 馬:優先解決兩岸關係 出訪?有需要「會考慮」 nownews
  28. ^ 2008年3月30日 港生也沒用... 香港特首沒給馬英九當選賀電 nownews
  29. ^ 2007年3月24日 台陸委會委員 張志宇被拒入境港 ChinaPress.Com
  30. ^ 2007年3月25日 我官員入港遭拒,顯示港府不友善,漠視台港關係 陸委會新聞稿
  31. ^ 2007年3月24日 張志宇被拒入境 港府:簽證去年7月到期 星島環球網
  32. ^ 2008年10月21日 陳菊訪港推廣高雄旅遊 星島日報
  33. ^ 2008年10月21日 林瑞麟:是否邀請馬英九訪港須小心處理 香港電台中文新聞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