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陳錕山: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YCcc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0个用户的23个中间版本)
第6行: 第6行:
|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60|10|1}}
|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60|10|1}}
| birth_place = {{TWN}}[[台中市]]
| birth_place = {{TWN}}[[台中市]]
| residence =
| nationality = {{USA}}<br />{{ROC}}
| nationality = {{USA}}<br />{{ROC}}
| residence = {{PRC}}
| field = [[微波遥感]]
| field = [[微波遥感]]
| work_institution = 台湾[[國立中央大學]]资讯工程研究所<br />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br />中央大学通讯系统研究中心<br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ref name=radi>{{Cite web |url=http://www.radi.cas.cn/dtxw/rdxw/201403/t20140317_4054949.html |title=陈锟山入选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名单,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access-date=2014-05-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11163353/http://www.radi.cas.cn/dtxw/rdxw/201403/t20140317_4054949.html |archive-date=2015-04-11 |dead-url=yes }}</ref>
| work_institution = [[國立中央大學]]资讯工程研究所<br />國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br />國立中央大学通讯系统研究中心<br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ref name=radi>{{Cite web |url=http://www.radi.cas.cn/dtxw/rdxw/201403/t20140317_4054949.html |title=陈锟山入选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名单,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access-date=2014-05-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11163353/http://www.radi.cas.cn/dtxw/rdxw/201403/t20140317_4054949.html |archive-date=2015-04-11 |dead-url=yes }}</ref>
| alma_mater =
| alma_mater =
| doctoral_advisor =
| doctoral_advisor =
第20行: 第20行:
}}
}}


'''陳錕山'''({{bd|1960年|10月1日||catIdx=C陳}}),生於[[台灣]][[台中市]]電機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電波[[遙測]]。在電波散射理論研究上有傑出貢獻,為IEM微波散射模型三位創始人之一,也是台灣第一位在遙測領域入選[[IEEE]]院士的學者<ref>IEEE係目前國際電機、電子高科技領域中規模最大,學術地位最高的國際性學術團體,入選院士為該學會35萬名會員中的最高榮譽</ref>,曾[[國立中央大學]]任。现任职於[[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ref name=ifeng>{{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a/20140524/40437172_0.shtml |title=台湾太空遥感头号专家私自赴大陆 被中科院聘请,凤凰网,2014-05-24 |access-date=2014-05-24 |archive-date=2018-10-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16164922/http://news.ifeng.com/a/20140524/40437172_0.shtml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slrss.cn/node/685 |title=陳錕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於2014-05-24查閱 |access-date=2014-05-24 |archive-date=2020-02-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05020858/http://www.slrss.cn/node/685 |dead-url=no }}</ref>,入选组部第十批“[[千人计划]]”创人才长期项目
'''陳錕山'''({{lang-en|Chen Kunshan}},{{bd|1960年|10月1日||catIdx=C陳}})是[[台灣]][[台中市]]出生的電機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電波[[遙測]],現旅居[[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電波散射理論研究上有傑出貢獻,為IEM微波散射模型三位創始人之一,也是台灣第一位在遙測領域入選[[IEEE]]院士的學者<ref>IEEE係目前國際電機、電子高科技領域中規模最大,學術地位最高的國際性學術團體,入選院士為該學會35萬名會員中的最高榮譽</ref>,曾任職[[國立中央大學]]兼任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無故棄職以[[美國]]護照出境到中國大陆任職,被認為可能威脅到台灣安全,2014年入选中组部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现任职於[[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ref name=ifeng>{{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a/20140524/40437172_0.shtml |title=台湾太空遥感头号专家私自赴大陆 被中科院聘请,凤凰网,2014-05-24 |access-date=2014-05-24 |archive-date=2018-10-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16164922/http://news.ifeng.com/a/20140524/40437172_0.shtml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slrss.cn/node/685 |title=陳錕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於2014-05-24查閱 |access-date=2014-05-24 |archive-date=2020-02-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05020858/http://www.slrss.cn/node/685 |dead-url=no }}</ref>。2024年4月[[台地方法院]]判決陳錕山於民國102年因無故棄職逃匿中國以致國立中央大學遭[[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農委會林務局農林航空量測所]]仲裁損失共台幣89萬多元,陳錕山須賠償國立中央大學賠償新台幣89萬多元<ref>[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405040112.aspx 陳錕山棄職逃往中國致計畫腰斬 中央大學求償勝訴],中央社,2024/5/4</ref>

陳錕山放棄台灣的教授職務,至中國大陆任職,被認為可能威脅到台灣安全。且造成中央大學背負沈重負擔,估計最嚴重將讓學校負債超過1億。


==生平==
==生平==
===留學與歸國===
===留學與歸國===
陳錕山出生於[[台中市]],先後就讀於[[臺中高工]]電工科(第四屆)、[[台北工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灣工業技術學院]]電機工程系。1987年在[[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取得電機學碩士,1990年進一步取得博士學位。<ref name=taikeda/>
陳錕山出生於[[台中市]],先後就讀於[[臺中高工]]電工科第四屆、[[台北工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灣工業技術學院]]電機工程系。1987年在[[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取得電機學碩士,1990年進一步取得博士學位。<ref name=taikeda/>


1992年回到台灣,至[[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服務;同時擔任太空科學研究所與資訊工程系教授,主持微波遙測實驗室。發表國際期刊論文數逾80篇、國際會議論文數逾150篇 ; 本身獲選為[[國際電磁學院]]會員,並擔任多家國際衛星遙測及雷達無線電研究機構之技術顧問,擔任《航測及遙測學刊》總編輯、《航太學刊》副編輯、《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副編輯、《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編輯委員,同時被委派為[[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中華民國委員會F組召集人,[[國際航測與遙測協會]]中華民國委員會第一委員會國家聯絡人。<ref name=taikeda>[http://www.secretariat.ntust.edu.tw/ezfiles/20/1020/img/367/alu-epaper36-2.htm 台科大校友季刊電子報]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23225641/http://www.secretariat.ntust.edu.tw/ezfiles/20/1020/img/367/alu-epaper36-2.htm |date=2014-05-23 }}</ref>
1992年回到台灣,至[[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服務;同時擔任太空科學研究所與資訊工程系教授,主持微波遙測實驗室。發表國際期刊論文數逾80篇、國際會議論文數逾150篇 ; 本身獲選為[[國際電磁學院]]會員,並擔任多家國際衛星遙測及雷達無線電研究機構之技術顧問,擔任《航測及遙測學刊》總編輯、《航太學刊》副編輯、《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副編輯、《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編輯委員,同時被委派為[[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中華民國委員會F組召集人,[[國際航測與遙測協會]]中華民國委員會第一委員會國家聯絡人。<ref name=taikeda>[http://www.secretariat.ntust.edu.tw/ezfiles/20/1020/img/367/alu-epaper36-2.htm 台科大校友季刊電子報]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23225641/http://www.secretariat.ntust.edu.tw/ezfiles/20/1020/img/367/alu-epaper36-2.htm |date=2014-05-23 }}</ref>


1996年8月,陳錕山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教授。他还曾任1999年國際電磁研究研討會技術主席。2001年至2004年,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並且是該中心合成孔徑[[雷達]]開發、建置、處理及分析的唯一研究者。
1996年8月,陳錕山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教授。他还曾任1999年國際電磁研究研討會技術主席。2001年至2004年,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並且是該中心合成孔徑[[雷達]]開發、建置、處理及分析的唯一研究者。
第36行: 第34行:
2008年至2013年間,任國立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他還擔任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首席(講座)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前瞻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ref name=ifeng/>
2008年至2013年間,任國立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他還擔任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首席(講座)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前瞻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ref name=ifeng/>


===叛逃至中國===
===華人民共和任职===
2013年9月起,陳錕山以美國護照出境後,至[[北京]]中國科學院任職研究員。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校方表示他未向校方提出離職的通知,以曠職方式,解除他的教授職務。
2013年9月起,陳錕山以美國護照出境後,至[[北京]]中國科學院任職研究員。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校方表示他未向校方提出離職的通知,以曠職方式,解除他的教授職務。


第50行: 第48行:


==學術貢獻==
==學術貢獻==
陈锟山是世界知名的微波遥感领域学者,也是[[亚洲]]少数几位遥感领域IEEE Fellow。他在电波散射理论研究方面贡献杰出,发展的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地表微波遥感研究中。他是IEM微波散射模型的三位创构人之一,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建构先进积分方程模型(AIEM)。AIEM是当前世界上唯一可同时精确预测微波辐射率与雷达散射系数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微波散射与辐射的机理探究和地表遥感之中。<ref name=ifeng/>
陈锟山是世界知名的[[微波遥感]]领域学者,也是[[亚洲]]少数几位遥感领域[[IEEE]]院士。他在电波散射理论研究方面贡献杰出,发展的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地表微波遥感研究中。他是IEM微波散射模型的三位创构人之一,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建构先进积分方程模型(AIEM)。AIEM是当前世界上唯一可同时精确预测微波辐射率与雷达散射系数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微波散射与辐射的机理探究和地表遥感之中。<ref name=ifeng/>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56行: 第54行: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https://njusz.nju.edu.cn/e3/b6/c53015a648118/page.htm 陳錕山,南京大學蘇州校區]
*[http://www.slrss.cn/node/685 陳錕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Wayback|url=http://www.slrss.cn/node/685 |date=20200205020858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23225641/http://www.secretariat.ntust.edu.tw/ezfiles/20/1020/img/367/alu-epaper36-2.htm 陳錕山,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23225641/http://www.secretariat.ntust.edu.tw/ezfiles/20/1020/img/367/alu-epaper36-2.htm 陳錕山,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DEFAULTSORT:CHEN陈}}
{{DEFAULTSORT:CHEN陈}}
[[Category:陈姓|KUN]]
[[Category:陈姓|KUN]]
[[Category:台中市人]]
[[Category:國立臺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友]]
[[Category: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友]]
[[Category: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校友]]
[[Category:臺灣戰後時期留美學生]]
[[Category:歸化美國公民的中華民國人]]
[[Category: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校友]]
[[Category:台灣電機工程學家]]
[[Category:台灣電機工程學家]]
[[Category:國立中央大學教授]]
[[Category:國立中央大學教授]]
[[Category:國立臺灣科技大校友]]
[[Category:電機電子工程師會會士]]
[[Category: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校友]]
[[Category: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人]]
[[Category:德州學阿靈頓分校校友]]
[[Category:南京学兼职教授]]
[[Category:IEEE Fellow]]
[[Category: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Category:台中市人]]

2024年6月5日 (三) 13:05的最新版本

陈锟山
出生 (1960-10-01) 1960年10月1日63岁)
台湾台中市
居住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 美国
 中华民国
知名于遥感技术
奖项遥感领域 IEEE Fellow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微波遥感
机构国立中央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
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
国立中央大学通讯系统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

陈锟山(英语:Chen Kunshan,1960年10月1日)是台湾台中市出生的电机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电波遥测,现旅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电波散射理论研究上有杰出贡献,为IEM微波散射模型三位创始人之一,也是台湾第一位在遥测领域入选IEEE院士的学者[3],曾任职国立中央大学兼任通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无故弃职以美国护照出境到中国大陆任职,被认为可能威胁到台湾安全,2014年入选中组部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4][5]。2024年4月台中地方法院判决陈锟山于民国102年因无故弃职逃匿中国以致国立中央大学遭农委会林务局农林航空量测所仲裁损失共新台币89万多元,陈锟山须赔偿国立中央大学赔偿新台币89万多元。[6]

生平

[编辑]

留学与归国

[编辑]

陈锟山出生于台中市,先后就读于台中高工电工科(第四届)、台北工专台湾工业技术学院电机工程系。1987年在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取得电机学硕士,1990年进一步取得博士学位。[7]

1992年回到台湾,至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服务;同时担任太空科学研究所与资讯工程系教授,主持微波遥测实验室。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数逾80篇、国际会议论文数逾150篇 ; 本身获选为国际电磁学院会员,并担任多家国际卫星遥测及雷达无线电研究机构之技术顾问,担任《航测及遥测学刊》总编辑、《航太学刊》副编辑、《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副编辑、《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编辑委员,同时被委派为国际无线电科学联合会中华民国委员会F组召集人,国际航测与遥测协会中华民国委员会第一委员会国家联络人。[7]

1996年8月,陈锟山任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教授。他还曾任1999年国际电磁研究研讨会技术主席。2001年至2004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主任,并且是该中心合成孔径雷达开发、建置、处理及分析的唯一研究者。

2006年,当选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是该领域当时中华民国国内第一人。

2008年至2013年间,任国立中央大学通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他还担任国立中央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教授、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首席(讲座)教授、国立中央大学前瞻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4]

赴中华人民共和国任职

[编辑]

2013年9月起,陈锟山以美国护照出境后,至北京中国科学院任职研究员。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校方表示他未向校方提出离职的通知,以旷职方式,解除他的教授职务。

2014年3月,由设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申报陈锟山研究员获批入选中组部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这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成功聘请的第三位“千人计划”专家。此次“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中国科学院共有20人入选,陈锟山便是其中之一。同年3月,大陆媒体报道了陈锟山入选“千人计划”并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职的新闻。[4][8]

2014年5月23日,台湾媒体报导陈锟山入选千人计划。自由时报与苹果日报等媒体报导,指陈锟山无故弃职,指称他曾接下农委会委托的两亿五千余万元计划案,未结案就赴中国大陆,由国立中央大学校务基金垫付赔偿一亿多元。因他长期参与台湾国安计划,被怀疑可能携带国土安全资讯、国安系统分析卫星影像的机密情报前往中国大陆[9]。中央大学副校长刘振荣主动接受苹果日报采访,批评陈锟山教授[10]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蒋伟宁对陈锟山弃职到大陆任职的个人选择表示遗憾。中华民国教育部主任秘书王作台表示,过去台湾学者大多在退休后才赴大陆任职,像陈锟山直接弃职的情况少见[4]。国防部表示陈锟山研究未涉机密[11]

5月28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就台研究员入职中科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事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明,两岸各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和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12]

许多媒体猜测,这是内斗所造成的结果,其中《新新闻》杂志报导指出,国安体系认为他是被有计划有、策略性的“陷害”,主要就是在检调体系大举侦办大学教授虚报研究费的案件,检调单位的侦办方法,让许多教授害怕冤狱、或因为被收押而失去学术生命,陈锟山保护妻小、将他们送往美国定居,中国大陆在此时聘请陈锟山,其时机非常巧合。[13]另外,新新闻杂志也指责科技资源不足,造成人才无法发挥,而且执政当局亲共、造成上行下效的问题。[来源请求]

2014年9月12日,中华民国移民署认为,陈锟山在国立大学任教,并在学校兼行政职务,位阶等同十一职等位阶公务员。中华民国政府目前只开放十职等以下公务员赴中国大陆地区,十职等以上公务员若赴大陆,需先取得许可。因陈锟山未经许可同意前往大陆的次数达到四次,以每次二万元计算,对他做出八万元罚锾的行政处份[14]

学术贡献

[编辑]

陈锟山是世界知名的微波遥感领域学者,也是亚洲少数几位遥感领域IEEE院士。他在电波散射理论研究方面贡献杰出,发展的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地表微波遥感研究中。他是IEM微波散射模型的三位创构人之一,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建构先进积分方程模型(AIEM)。AIEM是当前世界上唯一可同时精确预测微波辐射率与雷达散射系数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微波散射与辐射的机理探究和地表遥感之中。[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陈锟山入选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名单,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1). 
  2. ^ 凤凰网,新闻图像.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6). 
  3. ^ IEEE系目前国际电机、电子高科技领域中规模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国际性学术团体,入选院士为该学会35万名会员中的最高荣誉
  4. ^ 4.0 4.1 4.2 4.3 4.4 台湾太空遥感头号专家私自赴大陆 被中科院聘请,凤凰网,2014-05-24.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6). 
  5. ^ 陳錕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於2014-05-24查閱.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6. ^ 陈锟山弃职逃往中国致计划腰斩 中央大学求偿胜诉,中央社,2024/5/4
  7. ^ 7.0 7.1 台科大校友季刊电子报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5-23.
  8. ^ 陈锟山入选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名单,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03-18. [2014-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4). 
  9. ^ 周敏鸿、罗添斌. 衛星遙測專家 棄職投共. 自由时报. 2014-05-23 [2014-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4). 
  10. ^ 许敏溶. 陳錕山投共 中大教授:他早有計畫. 苹果日报. 2014-05-23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李昭安. 國防部:陳錕山研究未涉機敏性. 联合报. 2014-05-24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6). 
  12. ^ 国台办例行记者会,答记者问,20140528. [201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13. ^ 《新新聞》1412期-【焦點新聞】中國刻意搞鬼陳錕山「回不去了」. [201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14. ^ 罗添斌. 太離譜! 中大陳錕山棄職投共 只罰8萬. 自由时报. 2014-09-22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