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Lovewhatyoudo/D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光耀壓下閩南語

[编辑]
我絕不要像模里西斯盧森堡那樣,讓一個粗俗的福建話成為新加坡華人的共同語,讓它干擾我們推行的雙語教育,讓它分裂新加坡的華人社羣。我明白,新加坡只要一天讓福建潮州客家廣東海南上海和其他方言繼續存在,要學生同時學習華語就非常困難,因為那是兩種對他們完全陌生的外語。 [...]很多人對我說,既然英文是新加坡人謀生的用語,福建話是新加坡人的生活語言,我何不就順其自然,讓福建話像香港廣東話,成為新加坡華人的共同語呢?而事實上,自戰後,福建話已逐漸成為新加坡華人的共同語。但是,它不像香港的廣東話,水準很高,整個香港講的只是一種廣東話一種方言,我們卻是講十二種方言混在一起的福建話。香港人在學校用廣東話讀書、遊戲、開會、辯論、創作。如果我們的福建話有香港廣東話那樣的水平,也許任由它留下來是一種選擇,因為那是高水準的語言。可是,新加坡的福建話卻是粗俗的,是沒有文字的。
— 李光耀 (2015)。《李光耀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臺北:時報出版p.188-189))

客贛分離

[编辑]
中唐安史之亂以後,大量移民來到江西,客贛方言的源頭才逐漸從原來的中原話分離出來。但當時客贛方言必定尚未分家,一要等到唐末客家先民從江西北中部又輾轉進入贛南與閩贛山區以後,客家方言才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客家人也才逐漸形成。

同時我們又可推想,客贛方言的分家大約是在唐宋之際,今天的贛方言應該就是中唐以後北方移民與江西北中部土著語言融合併經千年演變以後的產物。贛客方言的共同點是古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今一律變清送氣音。這是與吳、湘、粵、閩,及北方方言截然有別之處。而贛方言與客家話之主要差異則是:客家話的古上聲次濁字今大部分讀陰平調,贛方言則無此現象。這個差異應當是唐末以後才出現的。

[...]客家方言的源頭必須由一次決定性的移民運動所產生,決不可能是歷次移民運動簡單地疊加而成。而中唐安史之亂來到江西的移民正是帶來了今夭客贛方言的源頭。而後唐末五代從江西北中部遷往贛南與閩贛山區的移民,又使客方言的源頭從客贛方言的共同源頭中分離出來,並在相對封閉的山區環境中最終形成了客方言。

周振鹤. 客家源流异说. 《学术月刊》. 1996,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陳寅恪: 血統

[编辑]

1933年「中原五次遷徒、宋朝成形」論

[编辑]

客家族譜學奠基人羅香林在開山著作《客家研究導論》(1933)首次民族建構了「客家民系」,羅香林「為了對抗『客家非漢族說』或『客家是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混血種說』[...]透過對於地方志族譜的重新解讀,創造獨特的客家歷史,即客家人原本是居住於中原一帶的漢人,經過晉代以來的五次南遷[...]形成了客家民系。羅香林這一學說影響深遠,是因為這一學說他從文化上闡述客家民系先進性,[...]絕大多數運用『正統』、『中原』概念塑造客家族群的人均採用其說法。」[1]羅香林的「中原五次遷徒、宋朝成形」論乃是對歷史的誤會,「罗氏对历史的误会,造成人类学和方言学的重大偏差」,[2]1930~1990年代初,方言学界一度以為客家話是源於魏晉中原、經五次遷徒最終在宋朝到達現今客家地區的方言。

1990年代起,客家話「中原五次遷徒、宋朝成形」論受到学术界普遍的质疑和批判。[3]此前,晚清革命家魏蘭(筆名浮雲)考察浙南畲族寫成《畲客風俗》(1905),最先提出「畲客,或稱為客家人,或稱為畲客人,或稱為畲家人」。曾燕春在2015年考證魏蘭的看法,從族源歷史、 音韻演變、詞彙意義、語法語義、民系族稱五個方面都認同魏蘭的看法,並寫道「在邊區這個形成客家的地域,同時也是形成畬族的地域,畲與客在數百年的重疊中,很難說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瓜葛」[4]、「明朝中葉以前未見有以「客」來指稱客家民系的文獻紀錄。[4][...]南宋已有畬民山客輋等記載, 而挾著文化優勢的所謂客家先民,反倒沒有一個族群民系的名稱,理論上說不過去[...]而當畬族還有『畲客』一稱的時候,我們高度懷疑就是就是。所以謝重光(2007:25) 就說:『客子、客家之客,不是主客之客,而是畲客山客之客』。」另外,畬族人民 99% 以上使用漢語客家話(羅美珍 1980)或者畲客同流的漢語畲話(趙則玲 2004)。[5]

客家話: 劉鎮發(未highlight pdf)

[编辑]
  • 首先是一个不礼貌的他称变成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名称,再变成一个值得自豪的自称。然后是将广府人的污蔑逐一驳斥,将本来是“非粤非汉”的“野蛮人”的身份,变成了相对纯正的中原移民后裔。然而,操嘉应方言的“客家人”及其后裔,也必须因此付出代价,丧失了广东、福建、台湾等省的省份认同,从自己生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土地连根拔起,将认同追朔到几十代前祖先居住过的“中原”,成为没有土地、只有语言文化的一群。[6]
  • 客家人虽然身上流着畲族人的血液,但在他们的心目中仍自任“华夏胄裔”,与信守狗图腾的畲族大有区别。客家人的族群已是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勤修族谱以中原郡望自矜。…而是告诉子孙“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因为这样才能简单明了地显示“华夏胄裔”的身份。客家人以是否有中原意识来区别客、畲;外人以是否带有畲族血统去界定客家人,客家人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激发了特别强烈的族群意识。(张光宇1995:177) [7]
  • 如果我们想在宋代到清初间的古代文献中找寻“客家”,也是徒劳无功的。一如万、刘(1992)的结论:从五代赵宋到明初,闽、粤、赣三省交接地带既不存在一块客家基本住地,当地不存在唐宋以来称“客家”的居民,不存在称“客家”的的方言及名为客家民系的民系。… “客家”一名应是明清闽、粤、赣三省交界地一股特殊移民浪潮的产物。“客家”是只明清时由三省交界地大批外迁的移民。(万、刘,1992:20)[8]
  • 在清以前的历史文献上,嘉应方言使用者一般都自称唐人,在家乡是程乡人,离开广东时称自己是粤人、广东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的名称,在17世纪以前没有发现(梁肇庭,1997;胡希张等,1997)。许多“纯客住县”的县志,也没有在十九世纪以前,提到自己是客家。相反的是,在非纯客住县中,倒有不少“客家”的记载,但这也是在十七世纪以后的事。在四川,“客家”更是一个新引进的名词,因为嘉应方言使用者只知道自己是广东人,说的是“广东话”(崔荣昌,1996)。在族谱中,更没有人记载自己是“客家人”(陈支平,1998)。而在大部份的嘉应方言使用者的口中,“唐人”确是一个重要的身分认同。[9]
  • 陈支平(1998)指出,无论客家人与非客家人,在他们的族谱中都描写同样的祖先,而在宋末以前都有同样的南迁过程,罗香林选择了客家人的族谱来描写“客家”南迁,但他却回避了华南大部份非客家人,在东晋到宋代的相同“南迁路线”。如果这些族谱都属实,那么罗氏描述的几个民系在宋代以前便形成的过程是不可信的。当然,很多人都会怀疑这些族谱的真实性,这也可能意味着,最少有部份的华南人口,根本不是从中原迁来的。[10]
  • 罗香林先生在引证这些族谱材料时,似乎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仅引证能够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而把同书中不能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摒弃不用。二是仅关系客家人的族谱,而极少参证非客家人的族谱。这样就难免限制了全面考察客家源流的视野,陷于就客家论客家的圈子。(陈支平,1997:17)[11]
  • 散居在海外的客家后裔[...]在异族文化的对比下,感觉比在家乡中会讲客家话的远房兄弟强烈。受到罗氏“客家五次大迁徙”的理论感召,觉得客家人比其他民系更象中国人[...],为了自己身上流的“客家血液”而自豪。这是罗香林始料不及的。[12]
  • 在外国,他们在人种、肤色、甚至饮食文化上还是保留着嘉应移民传统特色的同时,虽然他们已经讲了外国语言,但是他们对于寻根很是很热衷的。罗氏的理论提供一个相对高昂的自豪感,是别的民系所没有的。[...]虽然这些客家后裔在罗香林的定义中不太符合“客家人”的定义,但这些“客家后裔”所表现出来的客家感情,却常常比珠江口一带,还会讲嘉应方言的“客家人”,对“客家”的感情浓厚几十倍,而且他们更以身为客家人为荣。这种已经失掉了语言文化,在异国长大的嘉应人后裔,却能借助罗香林的“客家血统论”,找回自己的客家认同,在自己的文化已经被淹没的时候,找到一线的精神寄托。难怪胡希张(1997)等要改变客家的定义,来迁就这批人的需要了。[[13]
  • 在海外,由于土地认同已经不重要,语言也多半被外国语和闽南语取代,“客家”反而变成一个精神的符号,一个图腾而得到崇拜。[14]
  • 他的理论刚好是一个人为的催化剂,将一些居住在粤闽赣山区,本来没有“客家”感觉的居民,灌输了这个感觉而激化他们为“正式”的客家人。另外,他的说法也将一些本来没有客家认同,处于被同化边缘的客家后代,还原为一种精神上的客家人。为了不使他们失望,于是有学者故意改变、放宽客家人的定义. [...]
  • 「客家血统」指祖宗是客家人,「客家文化素质」最主要是能操客家方言,也包括客家的生活习惯等,「客家认同意识」即承认自己是客家人。凡具有[...]三项中的任何两项条件的人,都是客家人。(胡希张等,1997:116-117) 胡希张等(1997:116-117)的“客家人”跟罗香林心目中的要求已经做出退让,一方面是适合今天的形势,另一方面也将罗香林的对“客家人”的基本假设,即“客家人”自古以来有客家认同的事实,加以彻底的否定。[12]
  • 从五代赵宋到明初,闽、粤、赣三省交接地带既不存在一块客家基本住地,当地不存在唐宋以来称“客家”的居民,不存在称“客家”的的方言及名为客家民系的民系。… “客家”一名应是明清闽、粤、赣三省交界地一股特殊移民浪潮的产物。“客家”是只明清时由三省交界地大批外迁的移民。(万、刘,1992:20)[15]
  • 一如梁肇庭(Leong, 1997)所说,“客家”不是一个自然的盆地经济区,本来是没有条件形成一个方言中心的。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方言区的中心点都是一个河流盆地的经济中心,通常是一个很大的都会。广州、厦门、福州、上海都显示了方言背后的力量还是经济;而人们对自己方言归属的感觉,也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左右的。但当客家认同形成以后,其他的因素就可能变得次要,而当汉语方言学在20世纪兴起的时候,也采取了这个感情因素,相信罗香林的客家历史而制造了“客家”这个方言。[16]
  • 罗氏的客家理论深深地影响着各个领域,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将“客家”的观念打进了社会科学和部份人文、自然科学的范围。很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都毫不怀疑罗氏理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结果是罗氏对历史的误会,造成人类学和方言学的重大偏差。[13]
  • 本来,嘉应州人在1900年左右已经接受了客家意识,但在1900到1930年代,客家意识只是用来抵御广府人的侮辱,促进嘉应方言使用者之间的团结,目的甚为纯洁,没有因而带来任何政治或经济上利益的任何意图。之后由于日本侵华,各地的华人一致抵抗外侮,和平以后又遇上国共内战,客家认同活动暂时告一段落。在1949到1979,[...]在毛泽东的统治下,他们已经将“客家意识”暂时忘记。而除了中央觉得“客家话”广播统战意义之外,民间对客家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三十年间嘉应州的“客家人”可说是与世隔绝,跟现代化沾不上边,过的还是老祖宗几百年来的生活方式。但从积极的一面看,他们却保存了客家方言和文化。[13]
  • 在邓小平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嘉应州人很快就发现,原来自己处于世界上“客家”文化的中心,很多国外华侨向往,希望在有生之年朝圣一趟的地方。所以,这个触觉马上就告诉他们,只要将“客家”这个旗号举起,适当地将这个认同感利用,资金、财富马上便会从世界各地涌进,不久就可以告别贫穷。于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便办起不少的客家研究活动,将沉寂五十年的“客家学”明灯重新燃亮,号召多点“客家”子弟认祖归宗[...]。20世纪80年代起,[...]纷纷设立“客家联谊会”。在福建西部,当地人认为汀江才是客家的发源河,[...]除了粤东将“客家”搞得热哄哄以外,福建也来争一杯羹。后来,很多地方也发现客家认同也可以引进国外来客,[...]于是一些本来没有海外华侨,但按照罗香林的“客家”理论,可以跟“客家”沾上边的地方,也组成客家联谊会。[13]
  • 相反的是,在客家认同发端的地方— 珠江口一带— 客家人却异常地低调。在这个时候,客家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已经和本地人完全和解,而大部份的年青客家人也学会了粤语,甚至只会讲粤语。双方都尽量忘记以前的仇恨,而且从上一代开始通婚。[13]
  • [客家運動歷史]
  • 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香港曾经是各地“客家人”的聚脚点,当广府人向“客家人”发动攻击的时候,“客家人”就以香港为中心,号召、组织反攻,成功地击退外侮。整个客家认同运动的高潮,崇正总会的成立的地点就在香港。到了今天,虽然香港在第二轮的客家热潮已经不象以前那么占核心的位置,当仍然保持为一个重要的资讯联络中心。
但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20世纪初的客家热潮中,香港原居民中的客家人几乎是没有任何参与的。整个客家热潮从头到尾都是外地来的“客家人”所操控,而正当他们在组织各地“客家人”还击广府人的笔战时,香港原居民的“客家人”,也就是本书所说的,真正是第一批开始背负着“客家”标签的人,却对这个运动毫不知情,继续在新界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着三百年前祖宗开垦到的田,嘴巴也讲着祖宗在三百年前从嘉应州带来的方言[13]
  • "香港— 不痛不痒的同化现象" [...]据1996年的统计有70 326人,仅占香港总人口的1.1%,也和1911年讲客语的总人数67196人相差无几。香港客家人对失去客语是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香港的原居民客家人根本不喜欢“客家”这个标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学者在香港调查“客家”时,常常听他们说自己是本地人而不是客家人(Constable,1994)。他们觉得三百年已经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足够让他们本地化。这跟朱氏在《客家研究导论》序中所说的精神是符合的。在他们接受了自己是香港人以后,他们也开始忘记自己是“客家人”,很高兴地融合到一个叫做“香港人”的一个更有自豪感的身份中。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参与过“客家热潮”,不知道客家有什么可以值得自豪。虽然后来也会有人告诉他们“客家”是如何拥有纯正的血统、如何有光辉的历史,[13]
  • 纵然香港还有极少数的客家后裔,为他们祖宗语言文化的消失感到可惜,但他们在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行动。虽然香港有一个团结世界客家人的崇正总会,但它的历史意义,在于抵抗广府人对“客家”的文字侮辱,在于让世界知道“客家”不是蛮族,而不是要保存客家文化,保证客家话能在客家人间流传。因此,崇正总会办的学校,崇正中学的教学语言,也从刚开始时的客语,不久便改为国语,到了六十年代再依照港英政府的政策使用粤语。[13]
  • 目的完全不同,但台湾嘉应方言使用者的“客家运动”,和他们在大陆的兄弟却同步进行,而且有时也会互相呼应合作。但由于两者的目的和背景南辕北辙,大陆的客家热潮对台湾的客语危机,提高客语在台湾的地位的帮助不大,而台湾的资金因为客家认同而流向大陆的也很有限。//台湾民主化的脚步越走越快的同时,“客家人”的危机感也日趋严重。一如美国人类学家Howard Martin(1994)所说的,台湾的客家运动是1986年以后才有的“新生事物”,而族群性是最近才形成的,而且并不很多“客家人”都赞成这些政治诉求。大部份的台湾嘉应方言使用者,也和香港或珠江三角洲的兄弟一样,为了避免尴尬,选择跟主流文化同化。台湾的特殊政治状态,替他们制造了一个新的借口,去摒弃一些他们祖宗还没解决的争端。但仍有不少的“客家人”,不服气为什么闽南人能争取到手的,自己的语言群体却不行。他们觉得不公平,而要求嘉应方言得到同样的尊重,“客家人”可以象“原住民”一样,按人口比例得到同样的政治权力。[13]
  • 平心而论,无论闽南人和嘉应方言使用者在台湾是“客”,原住民才是“主”。但受了“客家”理论的影响,嘉应方言使用者便被认为是“客”,闽南人捡了一个大便宜,以台湾的主人自居,名正言顺地将其他语言群体同化。[13]
  • 与客家人相比,其他民系对中原的认同是相对弱的。原因是他们的认同已经转移到目前他们居住了七八百年的土地上来。造成客家认同中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跟广府人冲突以后,广府人抢到了整个广东的认同,而嘉应州人为了支持他们的“客家”兄弟,转而放弃广东认同而加入客家认同,放弃了对本来生存了七八百年的土地的认同以后,唯有对时间、距离都很遥远的“故乡”在产生一份感情来弥补这个空虚了。[17]
  • “客家民系”的误会严重地影响汉语方言学家的判断,扭曲了汉语方言学的客观性。所以我们发现,在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出版(1933)以前,客家还没能成为一种方言,但在此以后,史语所便把客家话定位为汉语的八大方言区之一了.[18]
  • 至于邓小平、李嘉诚等虽然符合罗氏客家的后裔,但还是未能满足罗氏对客家人的要求-会讲客语(嘉应方言). 后来的客家学者利用“泛客家说”制造出一大批已经作古,或根本没有客家认同的“客家人”[...]许多学者为了振奋人心,便随便拉一些名人的族谱来做文章,制造一些客家的光辉形象出来,借以抬高客家人的身份[19]

[20] [20] [20] [20] [20]

在没有进入金字塔尖的国家队后,郑佳奇选择前往美国打球。在美国,她拿到了几乎所有本土赛事的单打和双打冠军,还成了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的形象大使和旧金山荣誉市民。[21] 与国乒的强大保障不同的是,在美国练习乒乓球一切都要靠自己,包括聘请教练、体能师都需要自己花钱去找。 “代表美国队打球的华人都蛮辛苦的,所有的钱都是自己出,什么都要靠自己,你有钱才能去打球。”2016年里约奥运会,27岁的郑佳奇通过美国国内的层层选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

在此之后,她便离开了职业赛场,从运动员变成了中国台北队的教练员。 “如果我还留在美国,应该是能打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三十而立的郑佳奇眼神里有一丝遗憾。 “但是不同的机遇、不同的梦想,我现在希望自己能带着队员一起完成这个梦想。”

郑佳奇也发现,台灣对于乒乓球的态度和美国完全不同,当地对这项运动鼎力支持,“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运动。”

目前,郑佳奇在中国台北队主要负责女队和混双。她的得意门生郑怡静已经成为了中国台北“一姐”,世界排名第8位的她去年夺得女子世界杯季军,并在年终总决赛首轮“打哭”伊藤美诚。

经历过专业队训练的郑佳奇,也发现了中国台北队的不足。比如,他们在大赛之前很少有集训队去进行备战,球员大部分是以赛代练去增长球技,也没有俱乐部去打联赛…… 一位中国台北队教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虽然他们还远远达不到国乒或是日本队这样的投入力度,但青少年练习乒乓球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多 January 13, 1988 (Age 28), 1.66 m — 42 kg [22] --- 郑佳奇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7岁的时候开始接触乒乓球,9岁在河南训练,11岁进入山东队,13岁进入北京队。17岁时由于成绩显著,被选入了美国国家乒乓球队.

10月11日,枣庄日报全媒体记者在枣庄三中的乒羽馆内再次见到了郑佳奇,以及刚参加完成都女子乒乓球世界杯比赛的队员郑怡静和陈思羽。

里约奥运会后,郑怡静提出想让我去台湾和她一起打球.

此次来到枣庄进行训练,是她们的第三次枣庄行。“毕竟这是我的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而且这边场地也很好,我的父亲郑教练对乒乓球有很深入的了解,讲解的也很细,能够给队员们的训练提供一些帮助。”原来,郑佳奇的爸爸也是一名乒乓球教练,两名队员对郑佳奇的父亲也是赞不绝口,她们很感谢郑佳奇可以带她们来到枣庄,不但品尝到了枣庄的美食

“除了训练还要关心她们的生活,平时我更像一名家长。”郑佳奇打趣的说道

[23]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乒乓球女子團體比賽:

2016年8月12日
15:00
德国  3 – 0  美国
分局
韓瑩 3 – 0 郑佳琪 11–9、12–10、11–6
單曉娜 3 – 0 张安 11–9、11–4、11–2
派翠莎·索爾佳 / 單曉娜 3 – 2 吳玥 / 郑佳琪 11–9、12–14、8–1112–10、11–7
  1. ^ 陳麗華. 族群與國家: 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 台灣. 2015: 293-294頁. 
  2. ^ 劉鎮發 2001,第第4章第1節"第一节客家认同对客家的定义的影响"頁.
  3. ^ 冷剑波. 罗香林客家源流观的再认识. 《嘉应学院学报》. 2007,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罗香林关于客家问题的最重要观点,长期被奉为圣谕的他的客家源流观,受到了来自学术界普遍的质疑和批判。很多人将他的客家源流观概括为"中原汉人南迁说"、"最纯正的汉人后裔说",说他是种族中心主义者"等等。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些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甚至有些评价是很欠公允的。罗香林提出的客家源流观有它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原因。 
  4. ^ 4.0 4.1 曾燕春 2015,第82頁.
  5. ^ 曾燕春 2015,第69頁.
  6. ^ 劉鎮發 2001,第2-3頁.
  7. ^ 劉鎮發 2001,第6頁.
  8. ^ 劉鎮發 2001,第5頁.
  9. ^ 劉鎮發 2001,第第3章第2節"嘉应方言使用者在“客家”出现以前的认同"頁.
  10. ^ 劉鎮發 2001,第第5章第3節"南方汉人拥有共同的迁徙史"頁.
  11. ^ 劉鎮發 2001,第39頁.
  12. ^ 12.0 12.1 劉鎮發 2001,第第4章第1節"客家认同对客家的定义的影响"頁.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劉鎮發 2001,第第4章第3节"客家认同与二十世纪末的第二轮“客家热”"頁.
  14. ^ 劉鎮發 2001,第3頁.
  15. ^ 劉鎮發 2001,第6頁.
  16. ^ 劉鎮發 2001,第第4章第2节"客家认同与嘉应方言的地位"頁.
  17. ^ 劉鎮發 2001,第15頁.
  18. ^ 劉鎮發 2001,第11頁.
  19. ^ 劉鎮發 2001,第16-17頁.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劉鎮發 2001.
  21. ^ 21.0 21.1 李琼. 中国台北组合击败许昕陈梦夺冠,他们背后离不开一位山东姑娘. 澎湃新闻.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22. ^ Jiaqi Zheng. Rio 2016. [August 28,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28, 2016). 
  23. ^ 霍秀菊. 从奥运会运动员到中华台北队专业教练,看这位枣庄姑娘的华丽变身. 搜狐號「枣庄快报」.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附:視頻訪問)
  24. ^ NCTTA Newsletter, May 2012. 國家大學乒乓協會英语National Collegiate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 2012年5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25. ^ NCTTA Newsletter, August 2013. 國家大學乒乓協會英语National Collegiate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 2013年8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