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動物: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Yyfroy留言 | 贡献
修飾語句、 內容擴充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应用程序编辑 Android应用编辑
(未显示3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第13行:
}}
 
'''羊膜動物'''(Amniota)([[学名]]:Amniota)是一在[[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中形成[[胎膜]]的四足[[脊椎動物]][[演化支]],与不具备胎膜的[[两栖动物]]一起组成了代表[[陆生动物|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足总纲]]。与两栖动物不同,羊膜动物个体其[[物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用[[]]进行呼吸。包括''',可以[[合弓類产卵|产下]]'''動物(含'''[[哺乳類蛋壳|外壳]]'''、'''保护的硬体[[似哺乳爬行動物]]''')與'''[[蜥形類]]'''動物(含),或将[[爬行動物受精卵]]保留在母亲体内发育直到产下能够主动[[鳥類进食]]的幼崽([[胎生]])。这与需要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产下软体卵的[[无羊膜藉由[[產卵]][[胎生鱼类]]等方式繁衍和两栖类)不同胚胎由多層使得羊膜动物可以在远离[[胎膜水体]]來保護;在的陆地环境中[[真獸類生存]]哺乳動物,更演化出[[羊膜繁衍]]來包覆胎兒
 
羊膜动物在石炭纪晚期主要分化出'''[[合弓纲]]'''(含[[哺乳类]]以及其已[[灭绝]]的祖先[[兽孔目]]和[[盘龙目]])與'''[[蜥形纲]]'''(含所有[[鳞龙类]]和[[主龙类]]的[[爬行動物]]——包括[[恐龙]]和其后代[[鳥類]]——以及已灭绝[[副爬行动物]])兩個演化支,共同特徵是保護胚胎胚外膜并没有[[胎膜]]且無幼體]][[变态 (生物)|变]][[成體]]的階段<ref name=VertPal>{{cite book |author= Benton, Michael J.|year=1997 |title =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publisher= Chapman & Hall |location=London |pages= 105–109 |isbn= 0-412-73810-4}}</ref>;由于这种特性羊膜动物在陆地上产卵或将受精卵保留在母亲体内,这与通常在水中产卵的[[无羊膜动真獸類]][[哺乳動物]]更是[[鱼类演化]][[两栖类羊膜]])不同來包覆胎兒
 
根據較廣泛的定義,第一個羊膜動物是''Casineria kiddi'',生存於3億4000萬年前,屬於[[爬行形類]](Reptiliomorpha),''Casineria kiddi'',外表類似小型[[蜥蜴]]。羊膜動物的蛋可處在遠離水的環境,使牠們可遷移入更乾燥的環境。羊膜動物的蛋可以交換空氣並排放廢物,使蛋與羊膜動物往更大尺寸的趨勢演化發展。羊膜動物散佈於全球,並成為優勢陸地動物。羊膜動物主要分為兩個[[演化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合弓類動物是''Protoclepsydrops'',生存於[[石炭纪]]后期([[賓夕法尼亞紀]])早期,约3億2000萬年前而最古老的蜥形類動物可能是[[古窗龍]],生存於[[賓夕法尼亞紀]]亚纪中期,約3億1200萬年前3億600萬年前之间。羊膜動物的蛋可存活在遠離水的環境交換空氣並排放廢物,使牠們可遷移到更乾燥的環境获得[[生态位]]并往[[柯普定律 (生物学)|更大尺寸的趨勢]]演化。因此羊膜动物在[[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之后迅速超过[[离片椎类]]两栖动物成为占据[[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上层的優勢[[陆生动物]],同时一部分羊膜动物([[海洋爬行动物]])也在[[二叠纪]]重返[[水域生态系统]]并占据了很大部分的生态位
 
== 定義與特徵 ==
羊膜動物的定義為胚胎發展出幾層大面積的膜,包括:[[羊膜]]、[[絨毛膜]]、[[尿膜]]。胚胎直接成長為有四肢與多層厚[[上皮]]的陸生形式,而非[[兩棲類]]那種首先為水生幼體再完全變體的方式。在羊膜動物裡,兩層表皮轉變到角質上皮,是由胚胎時期的[[甲狀腺]][[賀爾蒙]]來造成,而非完全變形<ref>[{{Cite web |url=http://www.pnas.org/cgi/content/full/100/4/1769 |title=www.pnas.org] |access-date=2008-07-04 |archive-date=2008-05-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504054722/http://www.pnas.org/cgi/content/full/100/4/1769 }}</ref>。羊膜動物的獨特胚胎特徵造成蛋的特化,可以在更乾燥的環境生存,還有蛋裡大體積的[[蛋黃]]。
 
[[File:Anatomy of an amiotic egg.svg|thumb|left|250px|蛋的結構圖<br /> 1. 蛋殼<br /> 2. 外膜<br /> 3. 內膜<br /> 4. [[卵帶]]<br /> 5. 外[[蛋白]]<br /> 6. 中蛋白<br /> 7. [[卵黄膜]]<br /> 8. 卵黄心<br /> 9. [[胚盤]]<br />10. 黃卵黃<br />11. 白卵黄<br />12. 內蛋白<br />13. 卵帶<br />14. 氣室<br />15. [[角質層]]]]
第49行:
=== 種系發生學的分類 ===
但是,隨着近年的[[種系發生學]]、[[親緣分支分類法]]的盛行,許多傳統分類法遭到挑戰。以下分類是來自於[[麥可·班頓]](Michael Benton)在2004年的研究<ref name=MJB00>{{cite book|author=Benton, M.J.|year=2004|title=Vertebrate Paleontology|publisher=Blackwell Publishers|pages=xii-452|isbn=0-632-05614-2|nopp=true}}</ref>:
 
* '''羊膜動物 Amniota'''
** '''[[合弓綱]] Synapsida''' - 似哺乳爬行動物
*** [[卡色龙亚目]] Caseasauria
*** [[盤龍目]] Pelycosauria (並系群)
*** [[獸孔目]] Therapsida
**** '''[[哺乳綱二齿兽下目]] Mammaia'''Dicynodontia
**** [[丽齿兽亚目]] Gorgonopsia
**** [[兽头亚目]] Therocephalia
**** [[犬齿兽亚目]] Cynodontia
***** '''[[哺乳綱]] Mammalia'''
** '''[[蜥形綱]] Sauropsida'''(=广义[[爬行纲]] Reptilia ''sensu lato'')
*** [[無孔亞綱]] Anapsida
**** '''[[龜鱉目]] Testudines'''
*** [[雙孔亞綱]] Diapsida
**** [[鱗龍形下綱]] Lepidosauromorpha
***** [[鱗龍超目]] Lepidosauria
****** [[喙頭目]] Sphenodontida - [[喙頭蜥]]
****** '''[[有鱗目]] Squamata''' - [[蜥蜴]]、[[蛇]]、[[蚓蜥]]
****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 [[主龍類]] Archosauria
****** [[鑲嵌踝類主龍]] Crurotarsi
******* '''[[鱷目]] Crocodilia'''
****** [[鳥頸類主龍]] Ornithodira
******* [[翼龍目]] Pterosauria
第119行 ⟶ 第123行:
 
== 外部連結 ==
* [http://www.sciencenews.org/pages/sn_arc99/5_22_99/bob1.htm Out of the Swamps] {{Wayback|url=http://www.sciencenews.org/pages/sn_arc99/5_22_99/bob1.htm |date=20120227192619 }}
 
== 參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