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上碗窰樊仙宮:修订间差异

坐标22°26′13″N 114°09′50″E / 22.4369596°N 114.1639845°E / 22.4369596; 114.163984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未显示15个用户的2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oord|22.4369596|114.1639845|source:GoogleMaps|display=title}}
[[File:HK_FanSinTemple.JPG|thumb|right|250 px|上碗窰樊仙宮]]
[[File:HK_FanSinTemple.JPG|thumb|right|250 px|上碗窰樊仙宮]]
'''上碗窰樊仙宮''',又名'''樊仙廟''',位於[[香港]][[新界]][[大埔]]上碗窰村,供奉的[[樊仙]]是[[陶瓷]]業的行業神,逐漸發展成為地區的保護神,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
'''上碗窰樊仙宮''',又名'''樊仙廟''',位於[[香港]][[新界]][[大埔 (香港)|大埔]]上碗窰村,供奉的[[樊仙]]是[[陶瓷]]業的行業神,逐漸發展成為地區的保護神,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樊仙宮由碗窰鄉十村共同管理<ref>碗窰鄉十村即荔枝山、桃源洞、上碗窰、下碗窰、張屋地、新屋家、半山洲、元墩下、燕岩及打鐵屻。</ref>,是碗窰鄉公所的辦公地點及鄉民日常議事地方。樊仙宮旁以碗窰村小學改建的碗窰博物館展示在遺址發掘出來的陶器


== 歷史 ==
== 歷史 ==
[[File:HK_FanSinTemple_WoodenPlaque.JPG|thumb|right|150 px|正廳懸掛的[[乾隆]]庚戍年木牌匾]]
碗窰村是由[[文姓|文]][[謝姓|謝]]兩姓在[[明朝]]聯手開闢,[[康熙]]年間[[復界]],謝氏不願回港而由文氏獨佔。[[康熙]]十三([[1674]]),南遷的[[客家]][[馬姓|馬氏]]族人向原居的[[文姓|文氏]]購入碗窰村的窰場經營,後來業務日佳,規模逐漸擴大,馬氏十六世祖馬彩淵特地從[[廣東]][[長樂縣]]祖地恭請[[樊仙]]到碗窰坐鎮,樊仙是當地特有的行業神信仰,並建廟供奉。據考證,樊仙宮建於[[乾隆]]年間([[1736年]]至[[1795年]])。[[1925年]]樊仙宮進行重修,豎設有可供研究大埔區珍貴經濟歷史之酒樓(茶樓、茶寮)、酒廠、押店、魚欄等舖戶善信芳名之碑文記載乙座
碗窰村是由[[文姓|文]][[謝姓|謝]]兩姓在[[明朝]]聯手開闢,[[康熙]]年間[[復界]],謝氏不願回港而由文氏獨佔。[[康熙]]13(1674年),南遷的[[客家]][[馬姓|馬氏]]族人向原居的[[文姓|文氏]]購入碗窰村的窰場經營,後來業務日佳,規模逐漸擴大,馬氏16世祖馬彩淵特地從[[廣東]][[長樂]](今[[梅州市]][[五華縣]]祖地恭請[[樊仙]]到碗窰坐鎮,樊仙是當地特有的行業神信仰,並建廟供奉。


據考證,樊仙宮建於[[乾隆]]年間(1736年至1795年),但在此以前樊仙信仰已經傳入,初時是方便生產者禮拜位於窰口附近的土壇,及後發展為磚壇。樊仙宮建立後曾進行多次重修,包括[[同治]]7年[[戊辰]](1868年)及[[光緒]]23年[[丁酉]](1897年),直到[[中華民國|民國]]14年[[乙丑]](1925年)樊仙宮再進行重修,豎設有可供研究大埔區珍貴經濟歷史之酒樓(茶樓、茶寮)、酒廠、押店、魚欄等舖戶善信芳名之碑文記載乙座。其後分別於1964年、1976年及2000年重修。
[[1970年代]]中期一場嚴重火災破壞了樊仙宮很多歷史遺蹟,大門上的書法和繪畫於[[1976年]]整修時重新髹上。


雖然樊仙宮是陶瓷業行業神廟,於1930年停窰後,村民轉為務農,但仍然敬奉樊仙祈求風調雨順,成為地區保護神。1949年成立的「碗窰公立學校」設於樊仙宮旁,於擴展時在宮內範圍設立校長室、小賣部及教職員工廚房等。1964年樊仙宮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首次重修,於正門屋檐下繪畫兩幅[[壁畫]],一是大埔[[王肇枝中學]],一是碗窰後山的[[燕岩]],表明由王肇枝中學到燕岩均屬樊仙宮護佑之地。1970年代中期一場嚴重火災破壞了樊仙宮很多歷史遺蹟,大門上的書法和繪畫於1976年整修時重新着漆。
由於樊仙宮是香港境內唯一供奉樊仙的廟宇,見證了[[陶瓷]]業在香港的盛衰,因此於[[1999年]][[12月30日]],被列為法定古蹟。

由於樊仙宮是香港境內唯一供奉樊仙的廟宇,見證了[[陶瓷]]業在香港的盛衰,因此於1999年12月30日,被列為法定古蹟。


<gallery>
<gallery>
File:HK_FanSinTemple_Painting1.JPG|新髹的簷下畫可見[[王肇枝]]
File:HK_FanSinTemple_WoodenPlaque.JPG|正廳懸掛的[[乾隆]]庚戍年木牌匾
File:HK_FanSinTemple_Painting2.JPG|另一幅為後山的[[燕岩]]
File:HK_FanSinTemple_Painting1.JPG|新髹的簷下畫可見[[中區 (香港)|中區]][[香港大會堂|大會堂]]
File:HK_FanSinTemple_StonePlaque.JPG|[[光緒]]丁酉年重修紀念碑石
File:HK_FanSinTemple_StonePlaque.JPG|[[光緒]]丁酉年重修紀念碑石
File:HK_FanSinTemple_Doors.JPG|大門門神
File:HK_FanSinTemple_Doors.JPG|大門門神
第21行: 第25行:


== 開放時間 ==
== 開放時間 ==
樊仙宮現正維修到2024年3月15日
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下午二時至五時
(逢星期二休息)


==交通==
逢星期二、元旦日、年初一二三、
可在[[大埔墟站]]搭乘新界專線小巴23K或23S前往。
聖誕及聖誕翌日休息


== 參考資料 ==
== 參考文獻 ==
* 《大埔碗窰窰址及樊仙宮》小冊子 [[古物古蹟辦事處]] (2005)
* 《大埔碗窰窰址及樊仙宮》小冊子 [[古物古蹟辦事處]] (2005)
* 《大埔風物志》[[大埔區議會]]一九九七月[[中浣]]第一百二十三
* 《大埔風物志》[[大埔區議會]]一19976月[[中浣]]第123
* 《大埔傳統與文物》,廖迪生、張兆和、黃永豪、蕭麗娟 主編,[[大埔區區議會]] 出版,ISBN 978-988-17802-1-8
* 《大埔傳統與文物》,廖迪生、張兆和、黃永豪、蕭麗娟 主編,[[大埔區區議會]] 出版,ISBN 978-988-17802-1-8

== 參考資料/註腳 ==
{{reflist}}


== 外部連結 ==
== 外部連結 ==
*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Monument/b5/monuments_69.php 康文署:上碗窰樊仙宮]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314233036/http://www.lcsd.gov.hk/CE/Museum/Monument/b5/monuments_69.php 康文署:上碗窰樊仙宮]


{{香港法定古蹟}}
{{香港法定古蹟}}
第39行: 第45行:
[[Category:香港法定古蹟]]
[[Category:香港法定古蹟]]
[[Category:大埔 (香港)]]
[[Category:大埔 (香港)]]
[[Category:客家]]
[[Category:香港客家建築]]
[[Category:香港廟宇|樊]]

[[en:Fan Sin Temple]]
[[nl:Fan Sintempel]]

2023年12月6日 (三) 23:24的最新版本

22°26′13″N 114°09′50″E / 22.4369596°N 114.1639845°E / 22.4369596; 114.1639845

上碗窰樊仙宮

上碗窰樊仙宮,又名樊仙廟,位於香港新界大埔上碗窰村,供奉的樊仙陶瓷業的行業神,逐漸發展成為地區的保護神,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樊仙宮由碗窰鄉十村共同管理[1],是碗窰鄉公所的辦公地點及鄉民日常議事地方。樊仙宮旁以碗窰村小學改建的碗窰博物館展示在遺址發掘出來的陶器。

歷史

[编辑]
正廳懸掛的乾隆庚戍年木牌匾

碗窰村是由兩姓在明朝聯手開闢,康熙年間復界,謝氏不願回港而由文氏獨佔。康熙13年(1674年),南遷的客家馬氏族人向原居的文氏購入碗窰村的窰場經營,後來業務日佳,規模逐漸擴大,馬氏16世祖馬彩淵特地從廣東長樂(今梅州市五華縣)祖地恭請樊仙到碗窰坐鎮,樊仙是當地特有的行業神信仰,並建廟供奉。

據考證,樊仙宮建於乾隆年間(1736年至1795年),但在此以前樊仙信仰已經傳入,初時是方便生產者禮拜位於窰口附近的土壇,及後發展為磚壇。樊仙宮建立後曾進行多次重修,包括同治7年戊辰(1868年)及光緒23年丁酉(1897年),直到民國14年乙丑(1925年)樊仙宮再進行重修,豎設有可供研究大埔區珍貴經濟歷史之酒樓(茶樓、茶寮)、酒廠、押店、魚欄等舖戶善信芳名之碑文記載乙座。其後分別於1964年、1976年及2000年重修。

雖然樊仙宮是陶瓷業行業神廟,於1930年停窰後,村民轉為務農,但仍然敬奉樊仙祈求風調雨順,成為地區保護神。1949年成立的「碗窰公立學校」設於樊仙宮旁,於擴展時在宮內範圍設立校長室、小賣部及教職員工廚房等。1964年樊仙宮於二戰後首次重修,於正門屋檐下繪畫兩幅壁畫,一是大埔王肇枝中學,一是碗窰後山的燕岩,表明由王肇枝中學到燕岩均屬樊仙宮護佑之地。1970年代中期一場嚴重火災破壞了樊仙宮很多歷史遺蹟,大門上的書法和繪畫於1976年整修時重新着漆。

由於樊仙宮是香港境內唯一供奉樊仙的廟宇,見證了陶瓷業在香港的盛衰,因此於1999年12月30日,被列為法定古蹟。

參見

[编辑]

開放時間

[编辑]
樊仙宮現正維修到2024年3月15日

交通

[编辑]

可在大埔墟站搭乘新界專線小巴23K或23S前往。

參考文獻

[编辑]

參考資料/註腳

[编辑]
  1. ^ 碗窰鄉十村即荔枝山、桃源洞、上碗窰、下碗窰、張屋地、新屋家、半山洲、元墩下、燕岩及打鐵屻。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