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福佬客: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onkurgee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24行: 第24行:


==名人==
==名人==
臺灣著名的福佬客人物,有[[臺灣文學]]作家[[賴和]][[醫師]]、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立法委員]][[李應元]]、[[頂新集團]]的[[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四兄弟等等。
臺灣著名的福佬客人物,有[[臺灣文學]]作家[[賴和]][[醫師]]、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前[[中華民國副總統]][[連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立法委員]][[李應元]]、[[頂新集團]]的[[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四兄弟等等。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2016年4月10日 (日) 12:12的版本

福佬客
Hô-ló-kheh
總人口
可能達200萬人
分佈地區
台灣
語言
台灣華語 · 台灣閩南語
宗教信仰
台灣民間信仰 · 大乘佛教 · 新教 · 天主教
相关族群
閩南人 · 客家人 · 平埔族

福佬客白話字台羅:hok(hô/ho̍h)-ló-kheh,四縣腔台灣客拼:hog loˋ hagˋ),俗稱「客底」,由林衡道首次提出,指改用閩南語,被閩南化的台灣客家人後裔。在臺灣人口的統計中,可能多達200萬人,而調查中,多數會依其本人的意願,列為臺灣閩南人。年輕一輩的福佬客,以國語為主要使用語言,可能亦以閩南人自居。

簡介

「福佬客」一詞為林衡道教授提出,用以命名當時臺灣彰化縣一群自稱有「客底」,卻使用閩南語的民眾。臺灣清治時期中國大陸渡海來臺的移民,不少為福建汀州,漳州及廣東梅州潮州惠州客家人。但由於閩南人優勢人口的關係,許多客家人已經徹底的閩南化,不再使用客家話,而改用閩南語,也完全融合於閩南族群。

林衡道在〈員林附近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14卷1期,1962年)首先提出「福佬客」這個名詞,他透過祖籍、習俗、語言等方面觀察,發現了彰化平原員林一帶的許多居民,應為客家後裔,定義為被福佬人同化的客家人稱之為「福佬客」。許多姓氏家族的堂號都是客家的,與客家淵源極深。員林福佬客的語言已經完成語言轉換了,僅殘留少數潮州話客家話詞彙(如地名與親屬稱謂),是具有潮州話和客家話底層的偏漳腔閩南語,鄰近的永靖鄉亦然。[1]

舉例言之,清初中臺灣地區平埔族岸裡社的首任通事張達京,其兄弟有張達朝張達標等著名的農業墾戶首領,來自於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原為客家人,但現在該家後代,如豐原張家、石岡金星村張家等,皆僅使用閩南語,不通客家話,且自認為閩南人。可說是福佬客的一個例證。另例為分佈於台中西屯一帶的張廖姓,係詔安客家人之後,然該區已成為台灣閩南語的使用區。

名人

臺灣著名的福佬客人物,有臺灣文學作家賴和醫師、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前中華民國副總統連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立法委員李應元頂新集團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四兄弟等等。

參考資料

  1. ^ 吳正龍、陳淑君. 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