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東部發電廠銅門機組: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內容擴充 增加或調整內部鏈接
增加或調整內部連結
第62行: 第62行:
}}
}}


'''銅門發電廠''',官方名稱為'''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銅門機組''',簡稱'''銅門電廠''',是[[臺灣]]一座由[[台灣電力公司]]所管理的[[水力發電廠]],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的[[木瓜溪]]北岸,隸屬於[[東部發電廠]],主要係利用其上游的[[水簾壩]]所蓄之木瓜溪溪水,以及水簾機組之尾水發電,是台灣第一座地下化水力發電廠。
'''銅門發電廠''',官方名稱為'''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銅門機組''',簡稱'''銅門電廠''',是[[臺灣]]一座由[[台灣電力公司]]所管理的[[水力發電廠]],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的[[木瓜溪]]北岸,隸屬於[[東部發電廠]],主要係利用其上游的[[水簾壩]]所蓄之木瓜溪溪水,以及[[水簾發電廠]]之尾水發電,是台灣第一座地下化水力發電廠。


==沿革==
==沿革==

2014年1月19日 (日) 23:02的版本

銅門發電廠
地图
國家/地区 中華民國
坐標23°58′07″N 121°29′16″E / 23.9686°N 121.4878°E / 23.9686; 121.4878
現況運轉中
始建日期1939年
啟用日期1943年
持有單位台灣電力公司
运营单位台灣電力公司
建造者台灣電力公司
總额定容量21 MW
發電概況
额定容量21
網站
東部發電廠簡介 - 台灣電力公司
(本信息框数据截至2013年7月)

銅門發電廠,官方名稱為台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銅門機組,簡稱銅門電廠,是臺灣一座由台灣電力公司所管理的水力發電廠,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的木瓜溪北岸,隸屬於東部發電廠,主要係利用其上游的水簾壩所蓄之木瓜溪溪水,以及水簾發電廠之尾水發電,是台灣第一座地下化水力發電廠。

沿革

台灣日治時期1939年11月,銅門發電廠由日本人興建完工[1],原設有八千瓩之發電機三組,稱「銅門發電所」,並於1943年開始發電。然而於1944年1945年的大水沖毀電廠廠房及內部設備與攔河壩,因而毀棄。1952年9月,台電成立「銅門工程處」,開始重建工程,包括修建攔河壩及重建機組,並改建為地下化廠房[1]1955年1月26日,第一部機組完成。[1]1955年7月5日,第二部機組完成。[1]1975年7月19日,第三部機組完成。[1]

設施

銅門電廠是一座地下化水力發電廠,主要是因為木瓜溪上游山區地質鬆軟,時常發生山崩,土砂不斷沖入溪流,以致河床逐年淤塞增高,故必須將電廠全部建築在山腹中,以避免再度遭到溪水沖涮掩埋。銅門電廠裝置有三部容量各為7千瓩(7MW)之豎軸法蘭西斯水輪發電機[2],共二萬一千瓩,年發電量約為1億6百萬度[1]。電廠廠房位於木瓜溪北岸,與對面的南岸「銅門區域遙控中心」則以吊橋連接。至於銅門電廠於1943年興建、外觀呈灰黑色混凝土的舊廠房遺跡,仍矗立在壓力鋼管下的木瓜溪河床上,而壓力鋼管則在銅門電廠改建工程時轉彎進入地下的新廠房[2]

設施名稱 簡介
廠房 地下式
設計水頭(公尺) 165
最大發電水頭(公尺) 158
用水量(CMS) 每部機組5.57
裝置容量(MW 21
發電機組 豎軸法蘭西斯水輪發電機三部
年發電量(kWh 1億6百萬

鄰近景點

參見

註釋

  1. ^ 1.0 1.1 1.2 1.3 1.4 1.5 後山電力博物館-獨具風格的東部發電廠 (PDF). 台灣電力公司. 2008-11(台電月刊第551期) [2013-07-17] (中文(臺灣)). 
  2. ^ 2.0 2.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台灣電力公司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