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陳錕山: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gsg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Sgsg留言 | 贡献
第34行: 第34行:
2014年3月,由设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申报陳錕山研究员获批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这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成功聘请的第三位“千人计划”专家。此次“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中国科学院]]共有20人入选,陳錕山便是其中之一。同年3月,大陆媒体报道了陈锟山入选“千人计划”并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职的新闻。<ref name=ifeng/><ref>[http://www.slrss.cn/node/684 陈锟山入选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名单,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03-18]</ref>
2014年3月,由设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申报陳錕山研究员获批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这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成功聘请的第三位“千人计划”专家。此次“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中国科学院]]共有20人入选,陳錕山便是其中之一。同年3月,大陆媒体报道了陈锟山入选“千人计划”并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职的新闻。<ref name=ifeng/><ref>[http://www.slrss.cn/node/684 陈锟山入选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名单,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03-18]</ref>


2014年5月23日,台灣媒體報導此事。有報導指出在棄職前,陳錕山曾接下[[農委會]]委託的兩億五千餘萬元計畫案,未結案就赴中國,由國立中央大學校務基金壂付賠償一億多元。因他長期參與台灣國安計畫,被懷疑可能攜帶國土安全資訊、國安系統分析衛星影像的機密情報前往中國大陸。<ref>[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81372 衛星遙測專家 棄職投共,自由时报电子报,2014-05-23]</ref>[[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蔣偉寧]]對陳錕山棄職到大陸任職的個人選擇表示遺憾。[[中華民國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台]]表示,過去台灣學者大多在退休後才赴大陸任職,像陳錕山直接棄職的情況少見,但對於陳錕山是否涉及台灣機密,王作台表示不便評論。<ref name=ifeng/>
2014年5月23日,台灣媒體報導此事。有報導指出在棄職前,陳錕山曾接下[[農委會]]委託的兩億五千餘萬元計畫案,未結案就赴中國大陸,由國立中央大學校務基金壂付賠償一億多元。因他長期參與台灣國安計畫,被懷疑可能攜帶國土安全資訊、國安系統分析衛星影像的機密情報前往中國大陸。<ref>[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81372 衛星遙測專家 棄職投共,自由时报电子报,2014-05-23]</ref>[[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蔣偉寧]]對陳錕山棄職到大陸任職的個人選擇表示遺憾。[[中華民國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台]]表示,過去台灣學者大多在退休後才赴大陸任職,像陳錕山直接棄職的情況少見,但對於陳錕山是否涉及台灣機密,王作台表示不便評論。<ref name=ifeng/>


==學術貢獻==
==學術貢獻==

2014年5月24日 (六) 09:27的版本

陳錕山(1960年),生於台灣台中市,電機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電波遙測。在電波散射理論研究上有傑出貢獻,為IEM微波散射模型三位創始人之一,也是台灣第一位在遙測領域入選IEEE院士的學者[1],曾在國立中央大學任职,现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任职。[2][3]

生平

留學與歸國

1960年,陳錕山出生於台中市,先後就讀於台北工專台灣工業技術學院電機工程系。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及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在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分别取得電機學碩士與博士學位。[4]

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回國至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服務;同時擔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與資訊工程系教授,主持微波遙測實驗室。發表國際期刊論文數逾80篇、國際會議論文數逾150篇 ; 本身獲選為國際電磁學院會員,並擔任多家國際衛星遙測及雷達無線電研究機構之技術顧問,擔任《航測及遙測學刊》總編輯、《航太學刊》副編輯、《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副編輯、《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編輯委員,同時被委派為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中華民國委員會F組召集人,國際航測與遙測協會中華民國委員會第一委員會國家聯絡人。[4]

1996年8月,陳錕山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教授。他还曾任1999年國際電磁研究研討會技術主席。2001年至2004年,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並且是該中心合成孔徑雷達開發、建置、處理及分析的唯一研究者。2006年,當選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是該領域當時中華民國國內第一人。2008年至2013年,任國立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他還擔任國立中央大學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首席(講座)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前瞻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2]

解聘風波

2013年,陳錕山接受心臟手術,由於身體不佳,無法安裝心臟支架,術後需休養一段時間。術後,陳錕山親筆寫下請假說明,並且口頭請假,希望可於復職後完成行政請假手續(病假非事假或公假,須事前申請;病假可於實際發生後或復職後完成手續)。但國立中央大學在無法源依據下,直接以曠職處理,並於2014年2月底,由副校長召開教師審議會予以解聘,追朔期定為2013年9月;公告國立中央大學永不錄用陳錕山;此事後續更招來該校其他教授嘲笑:「這件事,真的是大事啊!國立中央大學建校至今,首次有教授被解聘,且還是永不錄用。」[來源請求]

2011年10月,接受農委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委託採購的「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系統採購案」(採購案與委託研究案不同,採購案僅需完成交付採購事項,並提供維護保固即可;委託研究案為時限內完成委託之研究),金額達兩億五千餘萬元,由陳錕山以國立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的名義投標,導致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教授兼副校長劉振榮的不滿,因為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近年來大幅虧損,希望以該採購案彌補虧空。[來源請求]劉振榮於2014年5月主動接受採訪,批評陳錕山教授。[5]

2013年,陳錕山接受手術期間,「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系統採購案」申請計畫展延,因為農委會林務局與農林航空測量所多次要求採購案以外需求,如不辦理則視為違約,如有異議,請向公共工程委員會申請仲裁(但仲裁時程將超過合約期限,將付出更多違約金,故陳錕山妥協處理),包含:

  1. 要求召開載具的協調會(協調單位為空勤總部、飛安會、林務局):因為農航所的飛行拍攝任務皆需空勤總部及飛安會核准才可實行,但委辦單位卻將此事轉嫁予此計畫必須完成,否則就是違約,但實際上無法源依據。
  2. 要求合成孔徑雷達系統需經過NCC認證:此項工作應為委辦單位購置後認證,但將此事轉嫁予此計畫必須完成,否則就是違約,但實際上無法源依據。
  3. 要求計畫內需包含飛機載具的飛行員:因空勤總部推託已無機師可供完成任務,故委辦單位將此事轉嫁予此計畫必須完成,透過協調,才由林務局以額外聘任的方式,一天近百萬元的價格聘請國外機師。
  4. 要求計畫內需包含適航認證(STC):此項工作應為委辦單位購置後認證,但將此事轉嫁予此計畫必須完成,否則就是違約,但實際上無法源依據。

2013年10月,國立中央大學遙測相關系所,包含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及太空所開始流傳陳錕山捲款潛逃的謠言。實為計畫尚在執行,委辦單位農航所尚未將經費提撥,且已核發的經費全數進入國立中央大學帳戶。但因陳錕山尚在養病,國立中央大學行政人員以行政程序不符,將所有實驗室的助理薪水、出差、購置軟硬體、廠商請款等經費申請全部駁回;直至實驗室助理求助於副校長,副校長雖口頭承諾盡快處理,但實為押後處理,並定調為陳錕山實驗室自身行為,與國立中央大學無關,而校長周景揚在所有的公文指示上,僅以參照副校長劉振榮指示辦理。同期,太空所所長召集陳錕山的所有博士/碩士班學生,希望他們盡快更換指導教授。

2013年10月至11月,國立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一職,由國立中央大學指派陳國棟教授暫代,亦不指派新任行政助理,卻要求陳錕山教授的助理兼任,且為無給職。2013年12月底,陳錕山主持的微波遙測實驗室連同30餘名人員,以計畫結束之名遭到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與通訊系統研究中心裁撤。

2014年1月,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劉振榮指示,「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系統採購案」交由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副教授任玄接手,但由於任玄副教授資淺,無法實際做主,實權皆由副校長劉振榮與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主導,對外,皆一致口徑將責任推給陳錕山實驗室;對內,口頭承諾給予協助,實為要求計畫繼續執行,而經費全部凍結。

2014年2月,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國棟與微波遙測實驗室剩餘執行計畫同仁召開會議,陳國棟主任闡述報帳的困難度(包含計畫同仁薪資),但另一方面,卻偕同國立中央大學研發處陳美芳要求剩餘執行計畫同仁,是否可將其他尚未結報的計畫經費,挪用發給同仁薪資。此不法情事遭到計畫同仁反駁,會議無結論。會議期間,同仁一併提出陳國棟主任對於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不聞不問,以及陳國棟主任始終未到通訊系統研究中心視察。

2014年4月底,副校長劉振榮在未經查明「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系統採購案」是否完成的狀況下,決議此計畫不再續聘任何助理;但微波遙測實驗室先前申請的所有經費、薪水、出差費、廠商代墊費等尚未結報,公文要求4月底完成,但此公文在3月29日才公告;國立中央大學行政大樓所有業務承辦人,均不知此事,直至5月母親節後,才開始要求已解聘的助理可以開始申報。2014年5月,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為了結報陳錕山計畫帳目,交代中心秘書要求已被迫離職的助理簽屬文件,並不得加註日期,且要挟助理如不完成工作,就將公文寄送至家中,或電話騷擾。[來源請求]

大陸任職

2014年3月,由设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申报陳錕山研究员获批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这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成功聘请的第三位“千人计划”专家。此次“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中国科学院共有20人入选,陳錕山便是其中之一。同年3月,大陆媒体报道了陈锟山入选“千人计划”并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职的新闻。[2][6]

2014年5月23日,台灣媒體報導此事。有報導指出在棄職前,陳錕山曾接下農委會委託的兩億五千餘萬元計畫案,未結案就赴中國大陸,由國立中央大學校務基金壂付賠償一億多元。因他長期參與台灣國安計畫,被懷疑可能攜帶國土安全資訊、國安系統分析衛星影像的機密情報前往中國大陸。[7]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蔣偉寧對陳錕山棄職到大陸任職的個人選擇表示遺憾。中華民國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台表示,過去台灣學者大多在退休後才赴大陸任職,像陳錕山直接棄職的情況少見,但對於陳錕山是否涉及台灣機密,王作台表示不便評論。[2]

學術貢獻

陈锟山是世界知名的微波遥感领域学者,也是亚洲少数几位遥感领域IEEE Fellow。他在电波散射理论研究方面贡献杰出,发展的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地表微波遥感研究中。他是IEM微波散射模型的三位创构人之一,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建构先进积分方程模型(AIEM)。AIEM是当前世界上唯一可同时精确预测微波辐射率与雷达散射系数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微波散射与辐射的机理探究和地表遥感之中。[2]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