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882年大彗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除或更換文件
第1行: 第1行:

[[File:Great Comet of 1882.jpg|thumb|300px|出現在南非[[開普敦]]上空的大彗星 ]]
{{Infobox Comet
| name = C/1882 R1-A<br/>(Fragment A)
| image = File:Great Comet of 1882.jpg
| caption = 出現在南非[[開普敦]]上空的大彗星,由[[戴維·吉爾]]所拍攝
| orbit_ref = <ref name=Barycenter>{{cite web
|title=Barycentric Osculating Orbital Elements for (C/1882 R1-A)
|author=[[JPL Horizons On-Line Ephemeris System|Horizons]] output
|url=https://ssd.jpl.nasa.gov/horizons_batch.cgi?batch=1&COMMAND=%271882+R1-A%27&TABLE_TYPE=%27ELEMENTS%27&START_TIME=%271600-01-01%27&STOP_TIME=%272200-01-01%27&STEP_SIZE=%27600%20years%27&CENTER=%27@0%27&OUT_UNITS=%27AU-D%27
|accessdate=2023-08-31
}} (Solution using the Solar System's [[barycenter]] (Sun+Jupiter). Select Ephemeris Type:Elements and Center:@0)</ref>
| observation_arc = 141 days
| obs = 4
| orbit = [[Kreutz sungrazer]]
| semimajor = ≈75 AU (1600)<br/>≈72 AU (2200)
| aphelion = ≈150 [[Astronomical unit|AU]] (1600)<br/>≈145 AU (2200)<ref name=Barycenter/>
| perihelion = 0.0078 AU (1882)<br/>0.0084 AU (2498)<ref name="Perihelion"/>
| eccentricity = {{Val|0.999898}} (1600)<br />{{val|0.999889}} (2200)<ref name=Barycenter/>
| period = ≈652 years (1600)<br/>≈615 years (2200)<ref name=Barycenter/>
| max_speed = 459 km/s (2498)<ref name="Perihelion"/>
| inclination = 142°
| asc_node = 348°
| arg_peri = 70°
| last_p = 1882年9月17日
| next_p = ≈2487 ([[茲德內克·塞卡尼納]]+Chodas)<ref name = "Sekanina2007"/><br/>≈2498 ([[噴氣推進實驗室線上曆書系統]])<ref name="Perihelion">{{cite web
|title=Horizons Batch for (C/1882 R1-A) on 2498-03-21
|publisher=[[JPL Horizons On-Line Ephemeris System|JPL Horizons]]
|type=Perihelion occurs when rdot flips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url=https://ssd.jpl.nasa.gov/horizons_batch.cgi?batch=1&COMMAND=%271882+R1-A%27&START_TIME=%272498-03-21%2010:56%27&STOP_TIME=%272498-03-21%2010:57%27&STEP_SIZE=%27120%27&QUANTITIES=%2719,22%27&CENTER=%27@Sun%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831134937/https://ssd.jpl.nasa.gov/horizons_batch.cgi?batch=1&COMMAND=%271882+R1-A%27&START_TIME=%272498-03-21%2010:56%27&STOP_TIME=%272498-03-21%2010:57%27&STEP_SIZE=%27120%27&QUANTITIES=%2719,22%27&CENTER=%27@Sun%27
|archive-date=2023-08-31
|url-status=live
|accessdate=2023-08-31}}</ref>
}}
'''1882年大彗星'''([[天體命名|正式名稱]]為{{lang|en|C/1882 R1}}、{{lang|en|C/1882 II}}及{{lang|en|C/1882b}})為的[[長週期彗星]],屬於[[克魯茲族彗星]](這種彗星會以不到1個[[太陽半徑]]的距離通過[[太陽]]的[[光球]]<ref name = "Plummer1889">{{Harvnb|Plummer|1889}}</ref><ref name = "Sekanina2007">{{Harvnb|Sekanina|Chodas|2007}}</ref>)。1882年大彗星的亮度在1882年9月達到頂點,在[[近日點]]時,位在[[太陽]]附近的彗星,甚至可以被人用裸眼來觀測<ref name = "Tebbutt1904">{{Harvnb|Tebbutt|1904}}</ref>。
'''1882年大彗星'''([[天體命名|正式名稱]]為{{lang|en|C/1882 R1}}、{{lang|en|C/1882 II}}及{{lang|en|C/1882b}})為的[[長週期彗星]],屬於[[克魯茲族彗星]](這種彗星會以不到1個[[太陽半徑]]的距離通過[[太陽]]的[[光球]]<ref name = "Plummer1889">{{Harvnb|Plummer|1889}}</ref><ref name = "Sekanina2007">{{Harvnb|Sekanina|Chodas|2007}}</ref>)。1882年大彗星的亮度在1882年9月達到頂點,在[[近日點]]時,位在[[太陽]]附近的彗星,甚至可以被人用裸眼來觀測<ref name = "Tebbutt1904">{{Harvnb|Tebbutt|1904}}</ref>。


第6行: 第39行:
觀測報告顯示它最早被觀測到是在1882年9月1日,[[非洲]]南部的[[好望角]]與[[幾內亞灣]]都有許多人獨立觀測到該彗星。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許多[[南半球]]的觀測者都記錄到這新彗星。
觀測報告顯示它最早被觀測到是在1882年9月1日,[[非洲]]南部的[[好望角]]與[[幾內亞灣]]都有許多人獨立觀測到該彗星。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許多[[南半球]]的觀測者都記錄到這新彗星。


第一位觀測到1882年大彗星的[[天文學家]]是[[威廉斯·亨利·芬利]](William Henry Finlay)<ref name = "Gill1883a">{{Harvnb|Gill|1883a}}</ref>,
第一位觀測到1882年大彗星的[[天文學家]]是[[威廉斯·亨利·芬利]](William Henry Finlay)<ref name = "Gill1883a">{{Harvnb|Gill|1883a}}</ref>,他是[[南非]][[開普敦]][[英國皇家天文台]]的助理天文學家。

他是[[南非]][[開普敦]][[英國皇家天文台]]的助理天文學家。芬利在1882年9月7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
時的彗星觀測也是一次獨立發現<ref name = "Tebbutt1904" />,他的報告顯示彗星的視星等為3等而且出現1度長的彗尾。
芬利在1882年9月7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時的彗星觀測也是一次獨立發現<ref name = "Tebbutt1904" />,他的報告顯示彗星的視星等為3等而且出現1度長的彗尾。


1882年大彗星快速的變亮,在幾天之內就成為非常明亮的天體。開普敦的天文學家[[大·吉爾]](David Gill)紀錄了1882年9月18日於太陽升起之前觀測彗星幾分鐘的報告,並如此描述它「核心無疑只有1個,直徑則一定超過4″。事實上,彗星就像是由許多位於太陽附近的1等星所組成的。<ref name = "Gill1883b" />」
1882年大彗星快速的變亮,在幾天之內就成為非常明亮的天體。[[開普敦]]的天文學家[[大戴維·吉爾]](David Gill)紀錄了1882年9月18日於太陽升起之前觀測彗星幾分鐘的報告,並如此描述它「核心無疑只有1個,直徑則一定超過4″。事實上,彗星就像是由許多位於太陽附近的1等星所組成的。<ref name = "Gill1883b" />」


==近日點==
==近日點==

2024年4月8日 (一) 13:59的版本

C/1882 R1-A
(Fragment A)
出現在南非開普敦上空的大彗星,由戴維·吉爾所拍攝
軌道特性
觀測次數4
遠日點≈150 AU (1600)
≈145 AU (2200)[1]
近日點0.0078 AU (1882)
0.0084 AU (2498)[2]
半長軸≈75 AU (1600)
≈72 AU (2200)
離心率0.999898 (1600)
0.999889 (2200)[1]
週期≈652 years (1600)
≈615 years (2200)[1]
最大軌道速度459 km/s (2498)[2]
軌道傾角142°
升交點黃經348°
近心點角70°
歷次近日點
日期
1882年9月17日
下次近日點
日期
≈2487 (茲德內克·塞卡尼納+Chodas)[3]
≈2498 (噴氣推進實驗室線上曆書系統)[2]

1882年大彗星正式名稱C/1882 R1C/1882 IIC/1882b)為的長週期彗星,屬於克魯茲族彗星(這種彗星會以不到1個太陽半徑的距離通過太陽光球[4][3])。1882年大彗星的亮度在1882年9月達到頂點,在近日點時,位在太陽附近的彗星,甚至可以被人用裸眼來觀測[5]

發現

1882年大彗星最早出現在1882年9月的天空中,顯示它已經可以直接用裸眼來觀測,因此有許多人獨立發現它的存在。 觀測報告顯示它最早被觀測到是在1882年9月1日,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幾內亞灣都有許多人獨立觀測到該彗星。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許多南半球的觀測者都記錄到這新彗星。

第一位觀測到1882年大彗星的天文學家威廉斯·亨利·芬利(William Henry Finlay)[6],他是南非開普敦英國皇家天文台的助理天文學家。

芬利在1882年9月7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時的彗星觀測也是一次獨立發現[5],他的報告顯示彗星的視星等為3等而且出現1度長的彗尾。

1882年大彗星快速的變亮,在幾天之內就成為非常明亮的天體。開普敦的天文學家大戴維·吉爾(David Gill)紀錄了1882年9月18日於太陽升起之前觀測彗星幾分鐘的報告,並如此描述它「核心無疑只有1個,直徑則一定超過4″。事實上,彗星就像是由許多位於太陽附近的1等星所組成的。[7]

近日點

彗星被發現後迅速的接近近日點,當彗星通過近日點時估計大約僅距離太陽表面300,000公里[4]。後續的軌道計算則顯示它是一顆克魯茲族彗星,所以會非常接近太陽。在通過近日點的幾個小時內,位在太陽附近的彗星,甚至可以輕易的被肉眼觀測到。估計1882年大彗星的最大亮度達到−17等。

彗星於1882年9月17日通過近日點不久後,彗星即穿過太陽前方。威廉斯·亨利·芬利則在濾光鏡(Neutral Density Filter)的幫助下觀測到彗星通過近日點及穿過太陽前方的過程,他注意到彗星突然從視線中消失,並再度出現在太陽表面[8]

近日點之後的發展

在通過近日點後,彗星再次近入黑夜之中。當它從太陽表面消失後,仍然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體之一。在9月30日,一些觀測者(包括威廉斯·亨利·芬利[7]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在內)發現彗核拉長[4],並分裂成2個明亮的天體。到了10月17日時,已經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彗星至少分裂[4] 成5個部份[7]。觀測者的報告顯示這些不同部份的相對亮度每天都在改變[4]

到了1882年10月中旬,彗星開始出現明顯的逆向彗尾(朝向太陽)。逆向彗尾是普遍的現象,肇因於公轉軌道的緣故,導致彗尾看似朝向太陽,雖然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彗核在1882年12月最為明顯[7],之後彗星逐漸消失,直到1883年2月為止都還可以用肉眼觀測到該彗星。1883年7月1日,美國天文學家班傑明·阿普索普·古爾德(Benjamin Apthorp Gould)在阿根廷哥多華所作的觀測是最後1次1882年大彗星的切確觀測紀錄[4][9]

軌道研究

天文學家在研究1882年大彗星的公轉軌道後,得知它的軌道幾乎跟人們在之前觀測到的大彗星(如1843年大彗星1880年南方大彗星 [4])一樣。這些彗星都是突然出現在早晨的天空中,而且在近日點都非常靠近太陽。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這3顆彗星實際上是同一顆,雖以它們的近日點才會如此接近太陽[4]。然而研究結果顯示這項推論是站不住腳的,因為1882年大彗星的公轉週期是772 ± 3年[4],而其他2顆的公轉週期則是600至800年之間。

德國天文學家海因里希·克魯茲(Heinrich Kreutz)在研究這3顆彗星後,提出一種看法,認為這些彗星都是一顆更大彗星的一部份,而它已經在先前通過近日點時分裂了。1882年大彗星的彗核分裂也支持這個推論。目前認為1882年大彗星是1106年大彗星的碎片[3],而池谷-關彗星和Toit彗星則是它的另外2塊碎片[10]

目前天文學家認為1843年大彗星、1880年南方大彗星、1882年大彗星、1887年南方大彗星C/1963 R1、池谷-關彗星及C/1970 K1都是克魯茲族彗星的成員,原本都屬於同一顆彗星。目前的軌道計算結果並不支持文學作品所描述,出現在西元前372年的大彗星是克魯茲彗星的起源這項論點。這顆彗星經常出現在亞里士多德與其他同時代人物的文章當中。然而當彗星出現在天空時,亞里士多德年僅12歲。歷史學家卡利斯提尼(Callisthenes)也在它出現10年後描述過這顆彗星,所以這些描述應該不是實際用肉眼觀測彗星的紀錄。而且同時代的中國文學作品並沒有提及這顆彗星。反而出現在463年2月或467年2月的彗星現在被認為是克魯茲彗星的起源,它的公轉週期則為700年。1882年大彗星的殘骸會在幾百年後再度回歸,而且可能會分布在200或300年之間[3]

注釋

  1. ^ 1.0 1.1 1.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arycenter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 ^ 2.0 2.1 2.2 Horizons Batch for (C/1882 R1-A) on 2498-03-21 (Perihelion occurs when rdot flips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JPL Horizons.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3. ^ 3.0 3.1 3.2 3.3 Sekanina & Chodas 2007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Plummer 1889
  5. ^ 5.0 5.1 Tebbutt 1904
  6. ^ Gill 1883a
  7. ^ 7.0 7.1 7.2 7.3 Gill 1883b
  8. ^ Kronk 2003
  9. ^ Kreutz 1883
  10. ^ Burke-Gaffney 1968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